300万打造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厦门新政策吸引台湾创客

▲从鼓浪屿日光岩远望福建厦门。(图/新华社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香飘四溢的台湾面包店「沪尾一号」;融入垦丁、阿里山风情的「鹭台创家主题公寓;经营台湾美食麻鸡、三杯鸡的和厨优谷……在厦门自贸片区两岸贸易核心区的云创智园区,处处呈现着台湾元素

厦门自贸片区近年来在促进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模式领域管道等方面不断寻求突破,通过健全完善对台人才政策措施,打造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先行区。

云创智谷是国台办授牌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投资300多万元专门建设两岸青年创业孵化器——青创时代,为台湾青年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基地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梁德金表示,「这里设有开放式工位和独立的办公隔间,并配备有路演厅、咖啡休闲区、会议室娱乐室、公共办公设备设施。我们希望让台湾青年在园区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他也强调,「台湾青年可实现一站式拎包入住。在政府租金补贴政策基础上,云创智谷提供进一步优惠」。

从台湾来厦门打拼近十年的越翊文化睿芙设计总经理范姜锋,担任云创智谷的创客,也为园区台湾企业举办路演、招商员工家庭日等活动。范姜锋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为台湾青年提供咨询辅导服务,为他们顺利发展引路,同时吸引更多优秀台湾青年来创业」。

▼厦门打造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图/华信航空提供)

厦门自贸片区的另一个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海沧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则以「一基地多平台」新模式,探索打造集孵化、创意、体验一体的平台。目前2个基地共入驻170个台湾企业,约300名台湾创客。

为吸引高层次、专业化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引领自贸试验区建设,厦门自贸片区颁布了《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关于进一步激励自贸区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其中有多项举措鼓励台湾人才来厦门自贸片区创新创业,打造台湾人才聚集地

经过几年发展,厦门自贸片区在多个领域促成了两岸人才深入交流,以及实质性对接:在人才实训领域,引进了泛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1111人力银行以及扬运集团等台湾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入驻,推荐台湾产业工人、青年来厦工作、实训;在航空维修领域,促进两岸航空维修实用人才产学融合,推动太古飞机工程公司与台湾5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训400多名台湾航空维修技能人才;在旅游文化领域,通过开放台资旅行社、推动「腾邦欣欣旅游电商产业园」建设、建立两岸旅游人员培训基地、创建台湾文创体验空间等举措,促进两岸旅游人才交流合作。

据统计,自挂牌成立至今年4月,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新增台资企业1113家、注册资本约189亿元。(新闻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