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斌发声:调节赔偿金33%给了岳父母 保时捷赠岳父

(原标题:林生斌发声:调节赔偿金33%留给了岳母岳父家中保时捷跑车也赠与岳父)

【林生斌发声:调节赔偿金33%留给了岳母岳父,家中的保时捷跑车也赠与岳父】7月8日, @-林生斌- 再次发布微博:火灾民事诉讼的调节赔偿金67%分别用于偿还火灾房屋的贷款、16年公司的银行贷款、小贞孩子们的后事及墓地、期间产生的维权费用等相关事宜。余下的33%(远高于法定比例)全部留给了岳母岳父,家中的保时捷跑车也赠与岳父。小贞的其它财产包括银行卡里的钱和火灾房屋至今我也没有进行公证、支取与过户。我自以为这些足够为二老颐养天年,并没有多想。

今年端午节前后,岳母微信和我说要求我把小贞留给她的给她,我隔天就登门拜访了岳母,我提出小贞名下的房屋和存款一直没有办理,可以把这些全部交给二老,岳母对此并不同意。

所以我与岳母说,我可以把我的公司账目与我的财产明细交给她。其中我的原话为“我给你找律师你未必相信,那可以让庆丰请律师帮忙审核一下,这其中要什么都可以和我说。”

事情原委是这样,并不存在网上流传我要与岳母对簿公堂的情况。

相关新闻

林生斌发文回应网友质疑:多次给岳父母转账 对妻儿的爱成为永恒

妻子和三个儿女2017年因“保姆纵火案”离世后,近日,案件当事人林生斌宣布生女引发热议和质疑。

7月8日,林生斌发文回应网友质疑:

从与小贞婚姻的开始,十几年来我对于岳母岳父的尊敬从未改变。在小贞与孩子们离去后,我深知更加需要维系好家庭的关系。平日对二老的关切,节日对二老的问候均出于我的真心实意。

当我有了新的情感,我第一时间去到二老家中还有小贞两位哥哥的公司分别进行了交代。当时他们并无异议。

我从未想过当我重组家庭后会与这个家庭进行一丝一毫的切割。小贞与柽一、阳阳潼潼的离开让我对他们的爱成为了永恒,小贞的原生家庭对我而言也是无法剥离的一部分。我不曾放弃,我也不想放弃。

【来源:武汉晨报综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相关新闻

林生斌的“川剧变脸”,其实也是一面镜子

一个多星期以来

以“官宣生女”为分界线

杭州保姆纵火案”遇难者家属

林生斌在网络上的个人形象

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颠覆

在此之前

他是深情、悲痛的丈夫和父亲

在此之后

他快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一些愤怒的网友在对他口诛笔伐之余

还把剧情往玄学和侦探小说的方向推进

林生斌曾公布过一张背上有妻儿文身的照片,以作纪念。但近日有网友称“文身图案被烟雾火焰缭绕,最上面是个低头无面的黑色大天使,不是祈福或者纪念”。

还有网友贴出朱小贞和三个孩子的墓地,并将其称之为“十字锁魂墓”,说在风水学上意味着锁定他们的魂魄,不能作祟。

2017年11月,林生斌花8万元捐给杭州永安山极乐寺一口水井,目的是解决寺里的用水问题。

当年捐水井时,林生斌被网友称赞为乐于助人、积德行善;而近日,网友们却将这口水井解读为“锁魂井”,说是“为了镇住孩子的亡灵”,理由是“井口‘童臻一生’字样倒过来念是‘一生镇童’,就是要镇住儿童”“水井深181米,是要把老婆孩子打入十八层地狱”“井两侧刻着莲花,莲花也是镇魂的”“井是八角的,这叫八卦井,很邪”“井是盖住的,不能取水”……

其实,即使按照最通俗的解读,也不可能扯到“镇魂”上。打井一直是积功德、纪念亡人的常见做法,民间根本没有造井锁魂的说法。井的背面是“甘露泉”三个字,甘露在梵语中有涅槃之意,且“露”和“泉”都是水。八角井是很常见的水井形状,打造起来比圆口井省工。莲花是佛教特有的吉祥物

7月7日,寺庙方回应:林生斌4年前出资捐井,井的样式及莲花图案均为寺方选择。“童臻一生”倒过来念是“生一臻童”而不是“一生镇童”。这口井上还有林生斌自己的名字“生”,难道他连自己也要一起镇?

可见,上述种种说法实在站不住脚,听起来就离谱,却在网上广泛传播热议。

林生斌正在为他的失当之处付出代价

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他都将继续承受舆论道义的谴责

然而,作为舆论场上的另一方

公众需要反思吗?

要知道, 林生斌本人无法独立完成这一系列不当操作。 树立人设、经营人设意味着一种表演性的生活和人生。表演需要观众。如果把四年来事态的发展变化比作一出连续剧,那么公众不光是围观观众,而且已经深度参与其中,合力推动整个剧情的跌宕起伏,发展变化直到今天。

至情至性、忠贞不渝、至死不休,林生斌的人设显然迎合了公众的期望。翻开童话书本,多少故事结局都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琼瑶小说没有童话那么完美,但悲情的主人公哪怕经历生离死别,还是依然痴心不改。金庸笔下的侠客杨过,也有令人闻之断肠的16年之约。这些文学故事都赚尽了读者的眼泪。

至情至性的人设,也使大批网友被林生斌“圈粉”。入戏太深之余还不惜慷慨解囊,助力他成就电商生意。然而,与文学故事不同,林生斌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把一个普通人纯粹化、符号化偶像化,然后不加克制地投入感情,这本身就很值得商榷。现实生活远比文学故事复杂,真实人性也比纯粹化的偶像更加多面。哪怕林生斌对遇难妻子和儿女的思念和痛悼货真价实、从不掺假,也并不必然排斥他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找到一位新的伴侣,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可见,公众对他的期许和塑造,以及由此生发的被感动和自我感动,确实有一些值得反思之处。

“官宣生女”之后,林生斌的个人形象如川剧变脸一般遭遇了剧变。舆论对他的揭批不断升级,目前已经有人怀疑他是纵火案的共犯。这种纯粹化、符号化、极端化思维模式,与此前对他的偶像化、神话化可谓如出一辙。如果说,此前舆论对他的神化有失当之处,那么现在舆论对他的全面丑化同样欠妥。

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无助于我们准确认知复杂的世界,简单粗暴、整齐划一地捧杀和棒杀,实际上也暴露出思辨能力的不足和逻辑思维的孱弱。林生斌就像一面镜子,对他前后截然相反的评价,恰恰也映照出人们在理性和情感方面存在的一些弱点,值得有所反思。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