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双城健康讲坛跨越海峡 「肺心为您」传播医药知识

▲2018台北上海双城健康讲坛肺心为您」在张荣发基金会举行。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心血管肺部疾病危害两岸华人健康的主要原因,而严重的心肺疾病也难以避免开刀治疗,大陆近年利用传统中医的针灸,开发出「针刺麻醉」,可让对麻醉剂过敏患者也可开刀治疗,也降低麻醉药后遗症。针刺麻醉手术已累积不少成功个案,也受到欧美东南亚多国关注及学习。

联合报》与《上海解放日报》昨天共同举办「肺心为您─双城健康讲坛」,邀请上海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周嘉、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李钦传及新光医院教学研究部副主任洪惠风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胸腔内科主任周百谦。四位重量级医师分享最新医疗研究有何进展,以及如何避免疾病上身。解放日报社长李芸指出,去年论坛座无虚席,听众反应热烈,双城论坛跨越海峡,透过讲坛传播实用健康知识,以及最新的医药讯息

▲新光医院教研部副主任暨心脏内科主治医师洪惠风谈心肌梗塞

治疗严重心脏疾病,传统的「开心」手术都必须要全身麻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周嘉结合中医传统针灸,透过「针刺麻醉」结合低剂量麻醉剂,完成了心脏手术。周嘉表示,大陆第一例针刺麻醉是一九五八年用于扁桃腺切除术,一九七二年又利用在心脏手术,当时此事还获得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森重视,返美还派了七十名卫生官员至大陆访视。

不过,接下来数十年却没有其他运用。直到二○○五年,周嘉透过针刺麻醉与低剂量麻醉药的复合麻醉,完成了无气管插管的心脏二尖瓣形成术,此事件还获得英国BBC的大篇幅报导,盛赞为「神奇的东方医学」。周嘉表示,传统麻醉可能会有些后遗症,例如对于麻醉药过敏患者无法进行手术,且全身麻醉还需插气管,难免造成口腔咽喉气道外源性创伤,而针刺麻醉可让患者自主呼吸,在浅眠、无痛状况下完成手术。在肺部疾病治疗上,大陆也有不错进展,李钦传指出,俗话说「心肝宝贝」,但却没提到肺,肺其实是重要器官,很多重病患者都必须仰赖气管插管呼吸。李钦传说,肺承受疾病损伤,压力最大,尤其纤维化,临床表现是加重呼吸困难等,主要依靠抗感染、免疫制剂、抗凝血剂、抗纤维化药物,但只有百分之八患者能在常规治疗后恢复肺功能;医界认为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异体肺移植,但也只有近四成患者能获益,肺移植后能延长生存期2年,但移植费用昂贵,器官来源也极度缺乏。近年大陆正着手研究透过肺脏干细胞移植,让肺脏组织再生,能在体内生长新的支气管肺泡结构,不仅对肺癌治疗、肺纤维化等疾病治疗有帮助,另对支气管扩张、慢性肺阻塞也将是新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