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原/排除「九二共识」后,还有空间吗?
▲大陆学者质疑,蔡英文上台后,排除「九二共识」后,共识空间是否存在。
文/林原
台湾绿营学者童振源近期曾说过:「台海两岸关系有两个主要争议点,一是两岸的现状是什么,台湾是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二是两岸关系的本质是什么,两岸是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这两个争议点都有空间来加以定位。」从逻辑上讲,台湾或者是中国的一部分,或者不是,不可能既是又不是;两岸或者是国与国关系,或者不是,不可能既是又不是。可以说,在这两个问题上实无「逻辑的空间」,但不排除有「辩术的空间」,可以容纳「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之类提法。
就两岸争议点的处理而言,其实也存在一种模糊策略—那就是主张台湾地位未定、两岸关系本质未定,以及一种延迟策略—那就是主张台湾地位让后人确定、两岸关系本质让后人商定。但在海峡两岸已存在「九二共识」的情况下,就情理而言,大陆方面很难接受这两种策略。
其实「九二共识」本身是一种相当薄弱的共识,可称作最低限度实质共识(仅就反对「两个中国」与「一中一台」而言),并且是包含重大分歧的共识—故有互不承认对方「一中」的「各表」之说。目前蔡英文的立场实际上是模糊化拒绝该共识,也就是说她不愿排除「一边一国」或「台独」。如果中共企图与民进党妥协,从「九二共识」撤退,但从原则上讲难觅其它底线。而蔡英文在未受到强大外来压力的情况下,也是不会转而接受「九二共识」的—这既与她素来立场有关,又由于她在内部也面临压力。
由此看来,在蔡英文正式就职前,即便目前民进党与大陆方面存在暗中接触,双方找到「折中点」的可能性也很小,这就是说双方形成可以取代「九二共识」的新共识的可能性很小。尽管民进党在不接受「九二共识」的情况下,可能会做出某些让步(包括推出以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为依据的新版两岸监督条例等),但能否真为中共所认可则很难说。
每天精选600则新闻↘免费下载新闻云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
●作者林原,历史学博士,太原理工大学教师,厦门大学博士后研究。以上言论不代表公司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