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学生好胜心强 易得忧郁症

安徽合肥,忧郁症患者进入焦虑抑郁障碍门诊。(CFP)

忧郁症病友练习「爱笑瑜珈」,抵抗病症。(本报系资料照片)

忧郁症测验表

北京一所重点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台湾称忧郁症),约占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访问量的2成。根据大陆媒体调查显示,知识水准高、求胜心强的大学生,成为忧郁症高风险族群,硕博士研究生相比大学生,被学业所困,罹病率更高,但却耻于就医。

李家杰珍惜生命大学生心理热线主任秦琳说,每天约会接到300到400名学生的求助电话。另一所北京著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章文(化名)说:「学生罹患忧郁症的占比较高,去年中心约有1500人次前来咨询,忧郁症占咨询人数的2成。经统计,全校共有40个学生确诊为忧郁症,算上实际患病却没来咨询的学生,相信这个数字应该还会更高。」

身心痛苦 旁人难理解

「咨询者可分4大类问题,学业、人际恋爱、家庭、人生意义追问。」章文说,曾接触过一位历经3年半心理辅导的女生,当时的她严重到记不住7个字以上的短句,「得了病,身心巨大痛苦,普通人往往难以理解」。

应正视症状 勿逃避

今年博士生3年级的小鱼(化名)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毕业,自己却还遥遥无期感到无助。因为她病了,在和忧郁症搏斗的漫漫长路上,小鱼的论文答辩无法顺利举行,只能延毕。小鱼说,最近一次发病时间,是在论文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爆发,「注意力下降,记不住东西,根本就写不下去。」吃过10几种抗忧郁药的小鱼,必须忍受恶心无力、浑身酸痛的副作用,且副作用和忧郁症的征兆混在一起时,常让小鱼生不如死。

相较于大学生,与小鱼有相同遭遇的研究生,面临着更多经济、学术或家庭的多重问题,他们承受的压力更大更复杂。曾是重度忧郁症患者的张腾坦承他接触过不少同龄病友,初期时往往不愿示人。

「校园里患病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但是有些同学甚至父母都会有病耻感,刻意避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已是重度患者,却还拒绝看医生。」章文和秦琳都认为,当务之急是让学生和家长正视心理疾病,而非妖魔化忧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