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首个债务暴雷省分出现 贵州认无力偿还1.2兆人民币

第一个债务暴雷的省分出现了!贵州公开承认无力偿债1.2兆人民币。(图/中新社)

据香港东网报导,贵州省政府上周三(12日)发文承认债务问题严重,无法仅靠自身化解。省财政厅亦指出,截至去年年底,贵州债务余额已达1.2470兆元(人民币,下同)。陆媒周一(17日)报导,贵州缺少有实际经济效益支撑的产业,超出能力外的无效投资太多。

报导称,贵州是内陆地区且山多,不适宜发展物流,但其远离地震带,电力充沛。不少机构在当地兴建大型数据中心,这些高科技工程虽然能在短期提拔经济,但不能为当地带来长久收入。另外,地方财政缺乏透明度,政府通过大规模转移支付和大举借债,让经济数据「打肿脸充胖子」,只要进入偿债周期,就会面临困局。

此外,贵州的经济受大陆大环境经济影响,随房地产市场下行,人口出生率负增长、城镇化速度减慢,相信土地财政会迎来更大风险。有网民评论道:「贵州留给各省的宝贵经验就是穷不可怕,只要胆子够大,敢于负债,城市搞发展建设,都不是问题!」

贵州「摊牌」,释放重要信号:狂飙的地方债,越来越掩盖不住了

4月1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文表示,对贵阳贵安、遵义、毕节、六盘水等地开展了化解贵州地方政府债务情况专题调研。调研发现,债务问题已成为摆在各地政府面前重大而又亟需解决的问题,但受制于财力水平有限,化债工作推进异常艰难,仅依靠自身能力已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据房产领域自媒体「楼市新谈」报导,这段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贵州4地的债务问题非常严重,仅靠自身无法解决了。即财政收入不足以偿还债务。

贵州「摊牌」,释放重要信号:狂飙的地方债,越来越掩盖不住了。贵州的潜台词是:过去这些年借的债,现在靠自己还不上了,要寻求帮助。

贵州的债务问题有多严重?

贵州省财政厅数据显示,2022年底,贵州全省政府债务余额快报数1.247011兆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6588.69亿元,专项债务余额5881.42亿元。

按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和2022年GDP进行比较,贵州省的负债率(61.8%)排全国第二,第一名是青海,84.3%。第三四五名分别是吉林、甘肃和天津。

这是按债务/GDP计算的,所以结果难免有偏差。真正能体现地方债务率的计算方式应该是: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城投有息负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

这个结果就非常惊人了:截至2022年底,贵州债务率在532.67%左右,较2021年有所加重。其中债务率最高的是吉林,达1009.10%。其次是天津、云南、广西和青海。债务率都在750%以上。

2022年贵州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2.4亿元,经过计算,贵州的债务总量是财政收入的21.4倍。通俗点说,就算不付利息,财政收入不花一分钱,贵州也需要21.4年才能还清债务。

另外,界面新闻报导称,结合土地财政依赖度来看,在土地出让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吉林、重庆和贵州三地面临的财政压力排名全国前三。

仔细研究公告也能发现,贵州的问题实际上已经非常严重了,因为公告中提到的四地,堪称贵州的精兵强将,贵安是国家级新区,遵义是省内经济第二大市,毕节排名第三,六盘水排名第六。

一句话,一省的经济精华都「异常艰难」、「无法化债」,其余区域可想而知。

贵州是怎么欠下这么多债的?

原因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四个字就可以解释:超前负债。

十年前,一提到贵州,大多数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贫穷落后」四个字。但是经历过去十年的大力发展,贵州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与江苏、福建、广东三个东部发达省份同步实现「县县通高速」的宏伟目标,全省高速总里程排名全国第五。贵州的城建,更是堪比一线城市。

贵州是怎么做到的?利用地方债务的宽松期,疯狂举债实现弯道超车,追上了很多比自己强的兄弟省份。贵州给各省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就是:穷不可怕,只要胆子够大,敢于负债,城市搞发展建设,都不是问题。

这点必须承认,贵州如果按常规发展,三、五十年也发展不成今天这个样子。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贵州过去这些年负债大搞基础设施超前建设,确实造福了当地百姓,对于拉动就业、吸引投资,都大有裨益。

但不能忽略的是,贵州的很多超越财力的无效或低效投资,也确实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不必要的民生基建过多,又不能给城市带来实际收益,留下的自然只有无法偿还的巨额债务。

此外,贵州自身化债遇阻,和房地产遇冷也有很大的关系,卖地收入、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全部大幅锐减,直接导致原本「借钱过日子」的路子,走不下去了。深层次地说,其实是基建、金融、地产这个永远的「铁三角」,不铁了。

文章称,贵州负债到今天这种地步,银行(金融机构)也不是无辜的受害者-该有的经济核算、封控标准,全部没跟上。其中最典型的当属独山县,一年财政收入只有10亿,竟然能负债高达400亿,还能在最困难的时候,借2亿元盖水司楼。这种操作,放在全大陆也是非常奇葩的。

事实上,纵观全大陆,每个省市都有负债,只是负债率多少的问题。北京上海负债也超兆元,为什么他们没有危机感?根本原因是,偿债能力不在一个档次。通俗点说,人家能借债,但也能还债,因为自身的造血能力强。

当然了,地方债务可不是贵州专属的「风景线」,全大陆很多城市都存在超额负债靠自身无法化债的情况。只是贵州贵在真诚,问题严重人家第一个说出来了。现实中,更多的省市其实是在暗自苦苦支撑,有苦难言。

文章针对「贵州摊牌」提出三点看法:

第一,贵州不藏着掖着,主打的就是真诚,值得称赞。

全大陆绝大多数城市,都是走的「靠出让土地融资+扩大负债」的方式发展,这并非不能说的秘密。而这种发展模式,总有走到头的那一天,因为自身没有造血能力,纯靠堆积债务,早晚有一天会还不上债。极度依赖土地出让这种模式,早就被证实不可持续 。

贵州把问题的严重性摆上了桌面,不是坏事。利空出尽才能有稳定预期。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做不到亡羊补牢。

第二,会哭的孩子一定就有奶吃吗?

贵州此举并非为了诉苦或感动全国,真正的目的其实是「化缘」,或者说是想寻求国家的庇护和兜底。但很显然,这种算盘打错了-央行、财政部高层已经说得很明确了,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潜台词是,地方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不要指望中央出手相救。

中央放出这样的信号,目的其实很明确:希望地方正视自己的债务问题,打破刚性兑付预期。

当然,这只是基于当前现实的理论分析,至于最后救不救,只能留给时间来回答。因为国家想兜底也难,财力不足是其一;其二,这种头一旦开了,就有收拾不完的烂摊子,且地方负债会更加肆无忌惮。

第三,没有更好的「智力解决办法」,贵州的问题,更多要靠自己去解决。

化解地方债问题,贵州自己已经给出了答案:遵义道桥就是最好的例子,债务延期、降低利率,用时间、用通膨来解决债务。但从该方案迟迟不落地来看,这种手段似乎也未得到上面的认可。或许是担心更多的城市跟风模仿。

所以,贵州的债务问题,最终还是要从最基础的「开源节流」的方式来解决。

开源常用的办法是:处置国有资产和非税收入。都知道要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但有多难就不多说了,真的有这个能力,就不至于会出现今天的局面。

节流说白了就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精兵简政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这是必然会做的工作,连国家都带头开始精简编制,缩减了5%的编制,地方债居高不下,哪有不跟进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