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外交部透露 后面有正餐
在中美高层官员于阿拉斯加的首场会晤,爆发激烈论战后,中国外交部19日语带玄机表示,开场白只是「开胃菜」,后面还有「正餐」。专家分析,中美对话各自坚持立场,很难达成共识或进展,不过,激烈交锋是正常压力释放,「现阶段最重要的是重建沟通管道。」
针对中美对话首日双方分歧仍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9日在例行记者上会表示,中方是带着诚意和建设性态度与会的,开场白只是开胃菜,后面还有正餐。中方希望美方能够同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除夕通话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综合陆港媒报导,伯盛仲合律师事务所(JLG)国际监管与合规部合伙人博格(James Berger)认为,这场会晤主要是一个形式,双方都不会对其自身认为重要的方面,作出任何重大让步。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高级讲师张少威指出,双方在首场会晤完全对立,在最关键问题:中国内政、领土完整等问题上气氛极差,要达成共识或进展很难,几乎不可能。
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库珀(Zack Cooper)认为,会谈目的就是让双方有机会相互了解立场,美方没有期望与中国在美方关切的问题上达成任何共识。他预期会谈很可能会非常紧张激烈,最后双方都抱着不满而归。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亚洲问题专家葛来仪(Bonnie Glaser)则形容,这次会谈被认为「彻底失败」,双方谁都没有获益。她称,从双方事前的强硬言论,已能预计会谈可能变成互相指责及提要求。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总监许桢则认为,今时今日看中美「破冰之旅」不应将调子定得太高,不会太快有一个共识,甚至有解决问题的出路,这是不可能。重要的是在中短期内重建沟通管道,只要沟通管道畅顺,无论中间如何唇枪舌剑。
深圳卫视在微信公众号「直新闻」则称,中美会谈今次对话,未有超出两国近期场外交锋的烈度,双方也没有升级对抗的苗头,火药味属于「正常压力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