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馆藏品修护「医生」 北京故宫将建陆首所「文物医学院」
为吸引游客,北京故宫在今年春节前后举办「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紫禁城内张灯结彩,重现当年清廷鼎盛时期「过大年」的风貌。大陆全国政协委员、故宫文物医院院长宋纪蓉今(3)日在两会首场委员通道上表示,北京故宫文物医院将联合高校建立首个「文物医学院」,培养更多文物保护需要的人才,将北京故宫收藏的文物修复。
北京故宫去年决定要在2019年春节前后举办「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共推出886件年节文物展,展览从1月6日延续至4月7日,文物数量创故宫展览历史纪录。
大陆全国政协委员、故宫文物医院院长宋纪蓉今天在回答记者「关于故宫如何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时表示,今年的「紫禁城里过大年」一票难求,向没抢到票的游客说一声抱歉;她也称,这是有史以来展出最多藏品的一次,有将近1千件,许多藏品是还第一次提出库房,自己在故宫工作多年都没见过。
宋纪蓉表示,北京故宫的这些藏品,要送到故宫文物医院,让「医生」妙手回春。她也强调,「故宫文物医院也是全球第一所现代化文物医院,旗下有23个分析机构、16个文物修复工作室,拥有161位文物修复医生。他们透过建立文物修复档案,对其伤化、病害,材质进行科学分析检测后,制订出科学的最小干预的文物保护方案。」
▲大陆全国政协委员、故宫文物医院院长宋纪蓉。(图/翻摄自央视新闻)
至于这些文物怎么保护修复,宋纪蓉称,「对文物的保护修复,可能采取保守疗法,可能是小手术,也可能是大手术,它们都将在文物医生精心保护下,更好展示在观众面前。」
她也提到,北京故宫收藏有186万件(套)之多的文物,需要几代文物医生的修复完成,才能展现在观众面前,「下一步,故宫文物医院将联合高校建立首个文物医学院,培养更多文物保护需要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