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鸭霸讨机密背后的焦虑

(图/达志影像)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针对半导体晶片短缺,9月和半导体、汽车及科技业者会面,企业包括台积电、三星电子、英特尔、苹果、底特律3大车厂等。会中雷蒙多要求晶片业者在45天内填写问卷,提报供应链资讯,并警告企业,若未回应,可能引用《国防生产法》等工具强迫业者提供。日前我经济部长表示,台湾半导体相关产业从上游到下游的使用者都有收到问卷,应该都会填答。

拜登政府此番行动引起国际上许多质疑,认为对解决晶片荒并无助益。其实这种丑事美国连说都不该说,台湾连听都不该听,因为台积电和三星等并不是美国企业,美国无权作此要求;其次,要求企业提供客户名单、产销、库存等资料涉及多重妨害企业营业秘密,两国政府岂能明知故犯!尤有甚者,美国此种作为正曝露出其制造业已是穷途末日,只能靠「鸭霸」行径挽救企业。

1950年代日本快速从二战后的废墟复兴,由于其工业底子深厚,纺织、录放影机、汽车、半导体等产业相继崛起,如秋风扫落叶,将美国主力产业打得擡不起头来。

美国业者遭受生存威胁,员工面临失业,引发相关利益团体抗议,国会纷纷提案保护国内市场,迫使行政部门采取制裁措施,其重点一是要求日本出口采取设限措施,另一则是撤除日本的贸易障碍。例如1986年日本签下《美日半导体协定》,除被要求出口自我设限,并保证5年内美国公司在其市场占有率要达20%。本国企业缺乏竞争力却要求进口国给予市场占有率的保障,让世人看到美国的堕落与厚颜。

1979年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出版《日本第一:对美国的教训》,其目的是要让美国了解日本是如何走向成功之路,但美国政府只看见日本的威胁,因此贸易制裁一波接一波展开,却不知自我检讨,结果造成两败俱伤。

自由经济和市场开放一向是美国的主张,全球化时代各地区依据其比较利益发展不同产业。但产业发展是动态的,基于各地竞争优势的消长会产生递移。即使许多产业是从美国萌芽、成长,但到某一阶段亦可能开始外移,腾出的资源才能提供更高附加价值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

根据WTO的统计,2010~2020年间美国制造业出口在全球占比从13.8%降至7.6%。4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提出美国制造业竞争力报告,盘点28项制造业,2009~2019年间,有24项产业其出口是负成长,呈现正成长的仅飞机与国防装备、电子、石化产业,显示美国整体制造业的竞争力持续在衰退。但在知识密集与科技服务业,美国则展现了强大竞争力,去年仅在使用智财权的收付费国际贸易,顺差就高达700余亿美元。

同样情况发生在半导体,虽然美国制造产能在全球占比从1990年的37%萎缩至2020年12%,但依据波士顿顾问集团的研析,美国具有创新生态体系的优势,因此在研发最密集的领域,包括: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核心智慧财产、晶片设计、先进制造设备等均居于主导地位。

直至今日,美国政府似仍执迷于运用政治力量弥补其产业竞争力的不足。从2005年起,苹果公司Mac系列产品就一直使用英特尔设计、制造的晶片,但去年苹果转而使用自家的设计,生产交给台积电代工。

英特尔执行长基辛格日前表示,希望能够赢回苹果,但前提是英特尔必须在技术竞争中胜过苹果。基辛格此番说法为美国政府上了一课,在美国建造和营运半导体厂的成本比在其他地方高出25~50%,只有改善投资环境提升竞争力才能留住产业;若是一味使用政治手段,只会让美国的霸道和《美日半导体协定》一样遗臭万年。(作者为前经建会主委、前经济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