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昆玉/「封城」超前部署背后的政治焦虑

吴昆玉/前亲民党文宣部副主任,曾任职公关公司、杂志副总编危机管理顾问,现职专栏作者

最近若干县市纷纷推出「封城兵推」与「普筛建议」,引起一阵批评,有点始料未及,也让近年习惯跟风与大数据决策首长们,受到了点挫折,纷纷发出不平之鸣,却仍旧不知道问题就在自己。

防疫需要稳定领袖 非自恋谐星

第一个问题,就出在「自恋」心态。

心理学上,「自恋型人格异常」是一种病,偏偏政治领袖们罹患者众,能医者少。尤其当到市长、总统的人,身边总是围绕着滔滔江水般钦敬吹捧,听不得半点忠言逆耳。

成功经验又让他更加肯定自己,「我如此优秀,不选我选谁?」成为一切政治决策的根本动力

急于「超前部署」,甚至不断质疑放砲,根本动机只是要证明自己比「时钟」快速,比「英文」优秀,你们不选我、不挺我、不听我,难道要听那个笨蛋的吗?

但是政治事务千百种,需要的人才千百类,术业专攻,时机更比时钟重要。

危机时刻,人们需要的是诚实与中肯的建议,准确指令现在应该做的事,陈时中这种老实脸与稳定型人物就成为明星,与前几年承平之日,想来点好笑的谐星,或刺激的战将,完全不同风格

人们遇到麻烦,期望出现来救我的会是馆长,而不是马英九这种老帅哥。晚上开电视也不会希望看到蔡英文主持综艺节目,毕竟她也许是个够格的危机领导人,讲话却实在缺乏笑果

政治人物们要清楚自己的风格与限制,要知道社会需求与风向,要忍得住寂寞去做该做的事,而不是只会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为了时时站在浪头上,寸土必争的攻城掠地。

尤其搭风向上台的首长,明明就只是滑翔机高手,却时不时以为自带动力,可以逆风高飞或是带动风向,结果自是不断向下坠落。

封城过于超前布署 病死前恐先饿死

第二个问题,出在思考事情的「方法论」。

最常见的问题是分不清楚「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总觉得自己喜欢的事物或人物会赢,不喜欢的一定会输,无视于现实的限制与障碍,掉进唯心论迷思,以为凭意志可以战胜一切,跟憨粉们一样常常企图以「万岁冲锋」冲破机枪阵地,结果当然惨不忍睹。

在此思维下,非蔡英文支持者们都有一个基本假设:「民进党很烂,只会选举,不会做事,一定做不好。」于是从疫情爆发开始,所有对政府防疫的抨击都围绕着「证明民进党政府很烂,防疫工作破洞百出,中国做得比较好。」这个轴线前进。总觉得台湾压平曲线概念不值一提,中国那种封城封国才威,台湾迟早要全面爆发,所以才会觉得「封城兵推」,是一种「超前部署」。

偏偏台湾在SARS后建立了一套标准作业程序,蔡政府也很聪明的把防疫这事交给专业系统决策操作,政治人物退居二线,至今人们还能上街吃个饭,其实已经很感谢了。

中国式封封开开又封封,其实企业根本受不了。现在台湾离爆发封城还很远,磐石舰案看来引爆疫情失控的机率不高,但商圈与中小企业生计问题却已袭来,「没有病死,却被饿死」才是更贴近眼前的恐惧,如何在防疫与生计中取得平衡?才是各地方首长现下要头痛的问题。

▲ 吴昆玉认为,「没有病死,却被饿死」才是更贴近眼前的恐惧。(图/记者沈继昌翻摄)

而且,照专家预估,疫情恐怕会起起伏伏搞上一年多,各地方与中央还是得讨论商议,找出个方法与标准来,维持住居民生计与正常生活。

举例来说:

各市府可否与业者商议,制作简易桌面隔板来隔离吃饭人群?

夜市商圈可否实施人流管制,附带体温检测与酒精洗手?

甚至开放部分骑楼、人行道、或公园周边,允许搭帐蓬摆桌,以开放空间减低就食的传染风险?放松临停规定,让一家人得以一车停在餐厅附近,好好吃顿饭?

政府能否协助发展数位办公的各种软硬体设备?并研拟适用于居家上班的劳动法规?

商圈、商业区的设计与都市计划是否需要调整

在我看来,这才是符合现在与可见未来需要的「超前部署」。

时间将鉴别「膝反射动物

最后一个需要调整的概念是「时间」。下次选举是2022年底,离现在还有一年半。所以,现在的声望高低根本无法兑现。

小时候胖不是胖,所有决策都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如果决策错了,今天的掌声,就是明天的嘘声。反之,今天看来不起眼的决定,如果一段时日后证明是对的、有用的,便会变成投票时的政治资产。

政治人物的思维要有战略纵深,起码得要能「知战之地,知战之日,而可千里而决战」。

人们会在时光中鉴别,那些人只是操短线的膝反射动物?这些动物不用到2022年初,应该就会被切碎上桌,作成食物。

少点焦虑,多点方法,贴近现实需要,掌握时间线路,显现政治判断与政治智慧,方符人们对政治人物的期待。别在那里成天抄别人的题目,却又无法鉴别好坏需求,像个肯德基小孩一样在地上打滚嘶吼,「别人有我也要有」。这种政治巨婴,很快就会被人抛弃。

热门点阅》

林忠正/韩国瑜勿操弄普筛达成「反罢免」目的,蓝军喊封城、普筛,伺机打烂防疫成果?

►  Taiwan can help登《纽时》关注度仍不敌nnevvy!台湾如何获「非华人」关注将是重要议题

►  苦苓/「封城」在台湾断不可行,也根本不必行!

赵春山/舰队染疫省思 防疫须升高到国安层级

►  确诊破万!台湾成为下一个新加坡?看我们怎么对待弱势

►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作者授权,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