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延长部分中国商品关税豁免期 涉及苹果产品等

(原标题:刚刚!美国延长部分中国商品关税豁免期至年底,涉及口罩、呼吸器、苹果产品……)

据最新消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文件显示,美将部分中国商品关税豁免期限延长至今年底。

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刚与美方代表通话,推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实!

美将部分中国商品关税豁免期限延长至今年底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二发布文件,对于智能手表和某些医用口罩在内的部分中国商品,关税豁免期限会再延长4个月至2020年底,此前一年的豁免期已于9月1日到期。

去年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价值约125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15%关税,随后在今年1月份中美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中将关税税率降低至7.5%,但其中部分商品此前被暂时豁免关税。

这些被暂时豁免关税的商品包括许多蓝牙和可穿戴数据传输设备,涉及到苹果、FitBit、Sonos和其他科技公司从中国进口的产品。

延长清单中还包括口罩、呼吸器、听诊器套、纱布海绵、血压袖套等医疗设备。立式钢琴、液晶显示器模块、不锈钢表壳等产品也被延期。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此前授予这些产品1年的关税豁免期,最新的公告并未说明将关税豁免期限仅再延长4个月的具体原因。

刘鹤与美方代表通话:推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实!

8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通话。

双方就加强两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实等问题进行了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双方同意创造条件和氛围,继续推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实。

8月初这些商品关税豁免期也被延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8月初,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 Trade Representative,简称USTR)发布最新公告,对一批包含近30项家具成品及配件在内的中国进口商品,延长豁免加征关税的期限至2020年12月31日。

2018年9月24日开始,美国对总价值高达2000亿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额外关税。随后,其先后共对15批中国进口商品实行豁免加征关税的政策,其豁免期直至今年8月7日。

为此,在豁免期到期的前一天,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了对某些进口商品延长豁免期的决定。

推荐阅读:

肖钢:中美金融脱钩是伪命题 中国可提供更多“全球安全资产

8月30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发布《2020·径山报告》,主题为“‘十四五’时期经济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

CF40资深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发布了“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综合报告。

报告指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包括五方面,分别是新一代青壮年人口优势、超大规模消费市场优势、科技创新与技术产业化应用规模优势、超大规模金融市场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地区收敛优势。

但是,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和脆弱性上升,可能加剧部分风险的暴露。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要转为现实优势,需要克服的障碍和挑战也不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报告认为,“十四五”期间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助推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的新格局。报告提出七方面的建议,包括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推进金融供给结构性改革、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等。

中美不可能“金融脱钩”

肖钢在发布会上回应记者提问表示,中美“金融脱钩”是一个伪命题。金融业服务业,为所有实体企业提供服务。实体经济相互联系,任何一个国家的实体企业,不可能只与某个国家的企业打交道,或者只在某个国家的银行开户,这就意味着“金融脱钩”是个伪命题。金融服务跟随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包括账户管理、融资、支付、清算等服务。

“当然我们要承认,中美现在的博弈在升级,的确会给国际金融合作和发展带来一些困难”,肖钢表示。

肖钢举例表示,美国长臂管辖之下,中国的部分金融机构可能受到经济制裁,部分高管可能受到一些制裁;中国的部分对外投资可能受到一些所谓“安全审查”的限制,或者提高安全审查的门槛;可能还会限制中国公司赴美上市,部分已经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可能被要求退市等。

这种情形下,更要发展好中国自己的金融市场。《2020·径山报告》提供了七方面的政策建议,其中就包括“提升金融体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协调性”。

报告建议,要深化以股权化、长期化、多元化国际化规范化为核心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抢抓机遇打造全国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建议在“十四五”末实现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完善开放、统一、普惠的跨境投融资体系,推动中国金融与世界金融融合发展,提升人民币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服务功能

全球宽松背景下“人民币”的机遇

CF40还发布了系列分报告,其中《全球“宽货币利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分报告指出,世界银行预计疫情将导致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5.2%,陷入衰退的国家数量达到1870年以来之最。疫情催生了全球“宽货币、低利率”的独特现象,主要发达经济体名义利率处于187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疫情之后,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相应地带来了跨境资本的无序流动,这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造成冲击。这种政策溢出效应,可能加剧一些新兴经济体的脆弱性,包括银行风险、货币风险、债务风险增大,全球爆发金融危机概率升高”,CF40特邀成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发布会上表示。

疫情加剧了部分风险暴露,也带来了一些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从上述分报告中获悉,全球“宽货币、低利率”环境下,我国具备超大规模市场的发展潜力和改革创新驱动力,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好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将是面向全球投资者的高水平开放,这将为全球提供以人民币资产为基础的“公共品”。

肖钢在发布主报告时也表示,新冠疫情冲击加速了海外资金配置中国金融资产的需求,中国金融资产的安全性、稳健性、收益性优势凸显出来。

“过去我们认为美元是避风港,是安全资产。随着美国无限的量化宽松,美元的信用在下降,现在全球安全资产的数量是不足的。我认为,中国的金额市场有条件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安全资产”,肖钢表示。

肖钢举例表示,所谓“公共产品”,比如中国国债,站在全球范围来看,就是一个安全资产。近几年,境外投资者加大了对中国国债和准国债(即利率债)的投资力度,就是因为中国政局稳定,中国国债收益率稳定在3%左右,拥有较好的收益率,流动性也比较好。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怎么进一步扩大安全资产,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安全的公共产品,是需要抓紧研究的”,肖钢表示。

七方面政策建议

《2020·径山报告》指出,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这有利于形成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但这些潜力要转变成现实又是还面临许多挑战,包括劳动人口占比在下降、劳动者报酬偏低制约消费市场的壮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失衡、地区发展不平衡、国际环境变化和全球疫情冲击带来新的风险等。

如何克服这些障碍,进一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呢?

报告给出了以下七方面的政策建议:

1.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技能人才占比,加快培育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体系。

报告指出,要持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深化教育改革,营造鼓励基础理论研究的社会环境。要坚持“房住不炒”,高度重视房价大幅起伏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年轻人择业问题,房价过高影响制造业发展,影响青壮年人口合理流动。

2.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壮大国内消费市场。

报告指出,适当提高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从“十四五”开始,争取用接下来三个五年规划的时间,将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由当前的4亿扩大到8亿左右,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在市场化手段为主的基础上,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注重保障生育、教育、就业等机会平等,提高社会纵向流动性,避免阶层固化。

报告还指出,应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形成大都市圈和城市群,适应农村人口向县城聚集的需要,加快推进县域产城融合。加大供给补短板力度,针对医疗、养老、家政、物业、幼儿教育、文旅休闲等领域,引导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3.构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报告建议制定《民营企业促进法》,侧重在所有制中性、竞争中性和民营企业家财产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做出规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地方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金融机构要转变经营理念与方式,建立健全新型银企关系,改进对民企信贷风险管理,发展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健全民企的现代企业制度。

4.提升金融体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和协调性。

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股权化、长期化、多元化、国际化和规范化为核心。大力发展股权市场,增加风险资本供给,强化金融的创新催化剂功能。

报告建议,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抢抓机遇打造全国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在“十四五”末实现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完善开放、统一、普惠的跨境投融资体系,推动中国金融与世界金融融合发展,提升人民币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服务功能。

5.推进房地产金融改革,促进房地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报告认为,房地产金融既要服务于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也要顺应房地产行业自身发展趋势,推动房地产业从增量供应向存量经营过渡。

报告建议,发展房地产证券化市场,抓紧落实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推动商业物业公募REITs发展;推动公共租赁住房市场发展,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购房租房需求等。

6.以更高水平金融开放应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推动形成互利共赢局面。

报告建议,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化干预,推进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建立以人民币金融资产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中心,加快推进高水平的在岸市场开放,提升人民币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服务功能。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与更高水平金融开放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治理体系。

7.保持金融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报告指出,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注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需要重点防范化解中小银行风险、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输入型风险,还要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坚决反对并妥善应对美国的长臂管辖与金融制裁,做好极端情况下的工作预案。

美国延长中国口罩关税豁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