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遭遇家暴难理解 为何我想念父亲却选择「此生不再见」

台北医学大学举行解剖教学英灵追思会。(图/北医大提供,下同)文/焦糖绿玫瑰 caramelgreen

父母有过严重冲突的你,是在哪个时间点,选择放下一切、与父母和解的呢?

最近看了一则有关大体老师」的文字记录,讲述有关捐赠遗体,给医学院学生进行实务研究的故事,日前台北医学大学举行解剖学英灵追思会,会中有位刘汉隆先生,自述13岁时,父亲刘伍湖生意失败,倾家荡产之下,将他托给友人抚养。

父亲刘伍湖从未向刘汉隆解释,那时候的他只觉得被父亲遗弃,长期充满着怨恨,小学毕业后就自力更生,直到5年前得知老父住院无人照顾,刘接受太太的意见,放下了仇恨,陪爸爸度过最后在病榻上的余生

或许是为了赎罪,刘伍湖选择身后将自己奉献出去,成为大体老师,此举不但感动了刘汉隆,更是让他完全原谅了父亲,追思会上,刘接下北医颁给爸爸的感谢状时,痛哭:「这是我生平第1张奖状!」

而我,小时候父亲是补习界名人,家住敦南圆环第一排,出入都有排场,物质、教育方面,也从未亏待过我,但他有严重的暴力问题与情绪疾病,而且没有病识感,凡事拳头解决,总认为全天下负他一人。

我是很感性的人,从小学第一次被揍,到大学二年级正式离家,中间我有无数次期待,希望这样的逃离,能让父亲开始反省,也曾经幻想年老后,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只有认错,他知道自己生病了,才有可能借由医疗来控制躁郁的行为,但我的父亲至今仍然放任自己的妄想,认为我一定是被什么集团操控,才不愿意跟他联络

有些不明白的人,会指责我:「妳爸都那么老了,他还有几年呢?」其实他们都不知道我心里面多么痛苦,我父亲「正常的时候」,是非常善良、单纯、有学养的人,但他一发作起来,可是会把人往死里面揍,他可怕的控制欲,甚至在家装设窃听器材,防止我们背叛他。

我离家10年了,自一开始的期待,到后来受不了父亲多次发信威胁与跟踪行为,已经对「相聚」完全断念,他不懂我的狠心来自何处,那是多少血泪换来的教训,我虽清楚他是精神问题,早已原谅他了,但「有生之年不再相见」是我最后坚守的原则。

我大概是3年前下这个决定,记得那一天,想到日后噩耗只是一通电话,我哭了好久好久,甚至到现在,我笔下的文字,仍伴随着鼻酸。没有碰过家庭暴力的人,应该很难理解,为什么我明明很想念父亲,却做出「此生不再见」的选择吧。

「放下过去是解放痛苦,原谅他人是善待自己」,当我看到刘先生例子,立刻有股酸楚上心头,要不是父亲的妄想太过严重,按照我的个性,没什么不能和解的,身边也不少例子,是年轻时被父母压迫,中年之后再回头原谅的,但在我的经验里,是不能给施暴者空间的,您认为呢?

★ 我是不婚妈妈「焦糖绿玫瑰」,唱片线记者出身,现职专栏作家。从小在传统菁英教育之下成长,心思细腻敏感的我,如何边工作、边教养那精力旺盛的牡羊女儿DAHLIA呢?期待与您分享我的坚持:「焦糖绿玫瑰caramelgreen」粉丝团、「焦糖绿。玫瑰caramelgreen」部落格。

您有满腹妈妈经、爸爸经想大声说出来吗?《ETtoday东森新闻云》亲子版欢迎您来分享育儿心得,灌溉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来稿请寄「parenting@ettoday.net.tw」,并请注明「个人简介」。本报保留筛选、修改权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见谅。

★更多孕儿婆媳婚姻相关话题(报喜文、集气文、抱怨文等),欢迎加入「欧腻的育儿妈妈经~姐就是要碎碎念脸书社团一起交流讨论,也欢迎大家秀出任何宝宝照、怀孕照、个人美照跟脸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