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部长: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 总和生育率破警戒线

(原标题:民政部部长总和生育率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民政部部长李纪恒近日撰文表示,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要引导生育水平提升并稳定在适度区间,增加劳动力供给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辅导读本中,李纪恒撰写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一文。

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方面,《建议》提出,要“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李纪恒在文中表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对“十四五”和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他认为,《建议》坚持系统观念,从我国实现人口均衡发展最需要关注的“少子老龄化”等问题入手,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思路和任务。

李纪恒表示,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保持社会活力的治本之策。目前,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李纪恒表示,落实《建议》要求,要把握人口发展重大趋势变化,制定长期规划,实施人口均衡发展国家战略;要引导生育水平提升并稳定在适度区间,增加劳动力供给,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

官方数据显示,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已经连续数年下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比2018年减少5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比2018年下降0.46个千分点。

历史数据看,10.48‰的人口出生率也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

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771万人,2002年下降到1647万人。此后,在2003年到2013年间,我国出生人口在1600万上下波动。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受此政策影响,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回升到1786万,是2000年以来出生人口数量最高的年份。但此后的2017年和2018年又出现了连续下降,分别为1723万和1523万。这一趋势延续到了2019年。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2020年1月表示,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四年来,政策累积效应在前两年集中释放,导致生育率呈现先升后降的现象,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幅度明显。2018年后,生育进入政策调整后的平稳期,受育龄妇女数量和结构影响,2019年出生人口略有减少。

张毅表示,从生育孩次看,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比重明显高于一孩,2019年二孩及以上比重达59.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这说明“全面两孩”政策持续发挥作用。

中国新闻周刊:你怎么看最近有专家提到全面放开二孩未引发生育高峰?

中堂:有一拨人对中央普遍二孩以后的这些政策有一种误解。他们认为从单独二孩到普遍二孩是为应对老龄化的紧急考量。实际上不是这样,其实是国家意识到计划生育走入了一个误区,这些(政策)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弃。但是有些人,还在过去几十年国家主导的计划生育的宣传思想意识形态中没有走出来。

机构改革把国家卫计委改为卫健委,计划生育这个关键词已经没了,意味着我们国家机关已经没有计划生育的职能了。存在生育率持续下降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生产生活,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对劳动力有一定追求,到现在人们大多已走入城市,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改变了从前的单一生产模式。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二孩政策放开,生育率反而连年走低?

梁中堂:这个主要是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的。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生产生活都已经不适宜生那么多的孩子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孩子,这是由社会多元化造成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早在放开(二孩)之前我就说过,中国的老百姓早已经不愿意生孩子了,还在那儿喊害怕放开普遍二孩之后会有生育高潮,我说那你就等着看吧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生育率的下降是处于正常程度吗?从数据看降得还是很厉害的。

梁中堂:这个过程确实比西方的那个过程来得更猛烈些,基本上从趋势讲还是一个正常的东西。

中国新闻周刊:你怎么看老龄化的问题?

梁中堂:西方国家的(老龄化)来了之后是被当做一个很严峻的事去应对的,但我们这来得很突然,总体上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公众,都还处于被动应对中。比如上海的老龄化,从数据看老龄化问题很严重,但是外来劳动力大大解决了这个问题。严重的是哪儿呢?农村。本来剩余的孩子就少,到了劳动年龄外出务工,村里剩下了很多孤寡老人,他们在承担老龄化的后果。

生育率或接近日韩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有一种论调,说要靠大力提高生育率,用新增人口来解决老龄化的问题,你怎么看?

梁中堂:这还是在计划生育那个维度没有走出来,生育率不是你提倡就可以提高的,也不是过去计划生育就可以解决的。

生育率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人类走到这个阶段,寿命越来越长,人类要怎么以这种状态去度过,这是人们正在尝试做的事。按照现在的社会发展形态,这是正常的。

这种论调其实是在放空炮。近年来我们生育率下降,劳动力不足,但是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解决了多少劳动力问题,无论什么时候供需都是存在矛盾的,能解决的。

中国新闻周刊:你怎么看一些专家呼吁生二胎、三胎来提高生育率?

梁中堂:管妇女生孩子是很丢人的。政策现在已经不提这个了,但是一些人拐不过这个弯,还在喊话,这是一个过渡阶段的状态吧。

中国新闻周刊:你怎么看现在年轻人生育意愿降低?

梁中堂:这是生活方式改变的结果。人做选择,需要有推动他做选择的理由和依据,(不愿生)根本上不是养活得起养活不起的问题,而是他们要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生活。这是社会进步多元化的一种体现,只是现在人们还不适应这种多元化,还在用原来单一的生命状态来要求、匹配。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我国的生育率具体处于什么水平?

梁中堂:目前我国生育率水平有多高,其实是说不清楚的。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人口总数到底有多少。此前计划生育的超生,形成瞒报漏报的机制,所以这个生育率究竟有多高,说不清楚。但是总趋势是持续下降的,现在我们和日本、韩国应该差不多,反正应该是一个很低很低的状态,甚至比他们还低也不奇怪,一是因为他们没有管控人口的阶段,二是因为我们进入更高发展阶段,比他们更快,所以下降过程比他们快也不奇怪。主要看这一次人口普查吧,这也是我们获得实际人口数据的过程。

中国新闻周刊:你怎么看生育和生存?

梁中堂:人类其实就是一直在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寻找应对方法。需要完成工作,才有收入,才能支付一日三餐,有个安安稳稳的地方睡觉。老龄化也是这样的问题,当它出现,人们就解决它。就像劳动力短缺,机器人就出现了,资源不公,一个新的经济形势就出现了。人要积极地去应对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