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日筛10万例 英居家检测遭质疑

台湾至今未对COVID-19(新冠肺炎、一称武汉肺炎)采取普筛政策。图/pixabay

台湾至今未对COVID-19(新冠肺炎、一称武汉肺炎)采取普筛政策,不过包括南韩德国都成功以普筛趋缓病例新增速度、降低死亡率,就连一度采取「佛系抗疫」的英国大转弯,宣布要在4月底前每日筛检10万例,推出像验孕一样简便的居家检测。而台湾清明连假景区游客爆增,台大公学院院长詹长权再次呼吁扩大检测范围

一个月前,英国还说找出每起病例不是第一要务,但在英国新冠肺炎病例超过4万例、首相强森都确诊,还得入院检查之际,强森改口:「筛检很重要。」承诺要达到每日检测10万例的远大目标,对比目前日检1万例,足足扩大10倍。

官方态度急转弯,关键原因之一是连医疗人员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染病,而不敢轻易踏进医院,导致人手大缺。英国官方已购入1,750万份居家抗体检测,这种像验孕棒试剂标榜只要15分钟、从手指取一滴血滴入试剂就知道结果,不需要任何专业训练。一旦测出血液中有抗体,就能恢复上班、回归正常生活。

居家检测像验孕一样简便,可靠吗?

其实早在3月初,就有科学家发表这类验孕棒式试剂的研究成果,预计上市后每份售价将低于1英镑(约台币37元)。但当时表示仍在早期研发阶段,至少需要6个月才能正式使用。现在英国政府却急着要用,准确度立刻遭到英国媒体质疑,《卫报(The Guardian)》引述参与试剂效果验证的科学家说法表示,市面上贩售的居家试剂,还没有任何一种完全可靠,即使有90%的准确度,也是在医院针对有明显症状的病人使用,才这么有效。

英国官方一度信心满满表示,民众几天内就能在网路和实体药妆店买到这些试剂,但卫生大臣汉考克(Matt Hancock)随后坦承验孕棒式试剂「还不够好」,淡化验孕棒式试剂的重要性。其实英国民众现在能自费购买的试剂不只于此,但恐怕所费不赀。

验孕棒式的居家筛检虽然简便,但准确度受质疑。(图片来源:pixabay)

伦敦企业Rightangled研发出的居家试剂可直接寄送到府,采用的是传统的咽喉擦拭液采检,使用者跟着影片示范将棉棒深入咽喉,再将检体放入灭菌袋中寄回,3天后就能知道检测结果。

只是每份要价200英镑(约台币7,400元),即使以半价提供给医护人员,也要台币3,000多元,恐怕不是人人负担得起,但CEO赛博亚(Abdullah Sabyah)表示,短短一周内就有数千份订单涌入。

另一家Diagnostics for the Real World则研发了检测机器森巴2号(Samba II),研发人Helen Lee强调使用方式「像煮饭一样简单」,同样以棉棒采检,90分钟就能知道结果,收费38美元(约台币1,100元)。但Helen Lee表示大量生产仍有困难,并不是资金不够,而是原物料不足。

直言目前全球都受限于试剂原物料的供应,「就好像海啸侵袭全世界,但不是人人有救生衣。」

德国抗疫的超前部署受各界赞扬。(图片来源:pixabay)

除了原物料不够,普筛也要和时间赛跑。根据《纽约时报报导,德国一周可筛35万例,尤其感染风险最高的医护人员更进行常规性筛检,为了简化流程,有些医院将医护每10人分为一组,进行「区块筛检」。

方法是将10份检体都混合在同一份保存液中,再检验这份保存液中是否带有新冠病毒,一旦发现病毒,就表示10人中至少1人确诊。接着一个一个采检、确定到底是谁染病即可。反过来说,只要这份保存液不带新冠病毒,一次就能排除10人的染病可能,等于瞬间将检验量能扩大10倍。

新冠肺炎目前在德国的致死率只有1.4%,远低于义大利的12%,以及英、法的10%,及美国的2.5%。即使是同样实行普筛的南韩,1.7%的致死率仍略高于德国。

清明连假后恐出现破口,台湾需要普筛吗?

至于台湾,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仍表示以居家检疫优先,表示只有当疫情到「社区个案人数暴增」和「感染源不明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时,才会考虑普筛。

不过清明连假期间各景区游客爆增,各界都担心已出现破口。台大公卫学院院长詹长权再次建议扩大检测范围,他认为政府目前采用被动检测方式,无法有效掌握人群中谁是感染者、谁是未感染者,建议优先检测3类人员:

1.医院重症病人、长照机构长者

2.广泛接触群众的超商店员、送货员、司机

3.确诊个案的所有接触者,以及所在地区的抽样民众

詹长权也呼吁政府对入境者采取全面检测。台湾能不能像德国一样超前部署、维持抗疫成果,清明连假后或许就是分野

资料来源:CNN、Daily Mail、The Guardian、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