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大桥进度逾半 专家吁设监测

2020年10月5日宜兰县/重建的南方澳跨港大桥造型发想是「鲭鱼的故乡」,完成后将结合交通与观光于一体,图为完工后示意图。(公路总局提供/李忠一宜兰传真)

2019年10月1日南方澳大桥意外断裂,造成6死、13伤重大意外;近日高雄因连日豪雨,7日中午高雄桃源区明霸克露桥被冲断。不过,南方澳大桥断裂时无风无雨,明霸克露桥却是溪水暴涨、水流湍急而断。桥梁专家表示,每座桥的所在地天然环境不一样,监测重点也跟着不同,都要量身订做,因桥而异。

公路总局10日说明南方澳大桥原址重建工程进度,该桥去年7月16日开工,预计明年10月完工,桥身采用鲭鱼意象造型,总经费约9.79亿元。目前进度52.51%,施工顺利。

台北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宋裕祺则提醒:桥梁监测不可少。去年宋裕祺带领研究团队开发「桥梁自动监测系统」,目前已应用在西滨、苏花改等公路重要桥梁上,就是为了避免南方澳大桥断裂憾事重演。

宋裕祺说,南方澳大桥是因为钢索锈蚀而发生意外;此外钢索热涨冷缩,中午天气热、钢索伸长、桥面往下,半夜变冷、钢索缩短、桥面擡升。监测系统会订警戒值、行动值,超过警戒值就要注意,达到行动值就可能要封桥检查等。

宋裕祺说,监测重点因「桥」而异。例如砂石车常经过的桥,上桥前可能会装地磅,也可埋沉陷计(位移计),监测大梁的变位;此外,监测系统还包括水位计、流速计、倾斜仪等,若桥梁在山区就要注意土石流,海边就要注意冲刷效应。

又如明霸克露桥被水冲断,宋裕祺说,现在大部分是目视水面是否快到桥底或大梁底部等等,但是只看水面不准,因为可能水面还没有很高时,底下基石已被冲刷掉。此外台湾地震多,因此一般都会在桥墩或是桥梁上部装加速度计。

宋裕祺说,台湾有2万8千多座桥,国家预算有限,不可能通通装监测系统,只能优先监测两类桥:第一是所在地的危险程度较高,或是桥身老旧者;另一种是桥型较特殊、较不被熟悉者,比方全世界最大跨距的单塔不对称斜张桥淡江大桥,施工阶段就会配合安装监测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