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大桥设计没问题!主管单位「踢皮球」 害桥梁锈蚀酿断桥

南方澳大桥断裂事故满一年。(图/内政部消防署及空勤总队提供)

记者李宜秦台北报导

南方澳大桥于去年10月1日上午9点30分断裂崩塌,事故导致6名船员不幸罹难。国家运输安全调查委员会今日发布事故调查报告运安会指出,南方澳大桥是特殊桥梁,维护指引却不够完备,该桥主管单位也疏于管理,才导致悲剧发生。

运安会表示,南方澳大桥位于渔港出海口,属重盐害、高湿度区域。大桥于使用多年后,吊索系统防水设施逐渐劣化,中央分隔岛金属箱体高密度聚乙烯(HDPE)套管之防水接缝封条发生硬质破坏。

▲运安会今日发布南方澳断桥事故调查报告,由主委宏智主持。(图/记者李宜秦摄)

运安会表示,针对主桥设计来看,载重等没有问题,都是合乎规定,因此不可能是因为货运车过重,导致桥梁断裂,另外虽然发现桥面沥青铺面较厚,但与实际拉伸极限负载相比,最大差距仅约2.5%,因此对桥梁载中影响不大。

不过由于南方澳大桥位于海面上,环境潮湿且面临海水侵蚀危机,有盐分的海水流入锚管,套管又无法排水或防水,导致积水时间久了就会锈蚀,加上公路机关没有定期维护,锈蚀严重也无法防范。

运安会指出,一般桥梁依法规需于2年维修检测一次,然而南方澳大桥属于特殊性桥梁,法规规定模糊,仅要求公路单位依照桥梁特性自订维护时间,而南方澳大桥主管机关权责模糊,因此在民国90到105年间仅做过7次检测,且多是以目测为主,维护力度不足。

▲南方澳大桥断裂酿成6死。(图/内政部消防署及空勤总队提供)

运安会指出,交通部依公路法仅主管国道省道之养护,未包括所属机关之港区道路,造成该部辖下仍有如南方澳大桥之桥梁未纳入维管范围之状况

交通部航港局台湾港务公司皆非公路法定义之南方澳大桥公路主管机关,未能了解桥梁相关维护及检测方式,故多年来皆执行一般性巡查及维护工作,未依交通部颁布之相关桥梁检测及补强规范针对南方澳大桥进行养护及检测。

事故前除交通部外,各部会桥梁养护机关未针对辖内桥梁,自行或参照公路桥梁检测及补强相关规范,订定特殊性桥梁之检测及养护作业相关规范并据以执行特殊性桥梁检测及养护作业。

▲运安会主委杨宏智。(图/记者李宜秦摄)

另南方澳大桥重要构件多数设置拱架、钢箱梁或套管内,却仅靠外部之目视检测甚难发现内部劣化情形,检视「交通部公路桥梁检测人员资格培训要点」中之培训课程内容,未有特殊性桥梁检测相关课程,实桥检测训练亦未教导学员需进入箱梁或拱架等局限空间内进行检测,无法确保检测人员具有办理特殊性桥梁检测之能力

运安会建议,交通部应检讨「交通部公路桥梁检测人员资格与培训要点」,针对特殊性桥梁检测之培训课程内容,提供桥梁检测人员适当之特殊性桥梁检测方式及训练,提升检测人员办理特殊性桥梁检测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