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诈不停 金管会力度不足难堵破口

近年大陆爆发P2P诈骗潮,传出财损高达5000亿,图为2014首届上海网路金融博览会,近百家P2P、小额贷款等业者参展。(新华社)

今年5月爆发不动产借贷媒合平台im.B吸金诈骗案,数千名被害人组成自救会要求彻查,尤其是背后暧昧不清的政商关系,令网路借贷平台P2P业者(peer to peer) 无人管理的问题浮上台面,行政院为此要求金管会纳管;金管会日前虽祭出三大指导原则,却只能要求业者自律,制定专法管理最快也要明年底,打诈国家队防堵「假债权,真诈财」漏洞,还需再加把劲,不能再拖。

im.B吸金诈骗案主嫌曾耀锋等人落网后,民进党立委陈欧珀使用曾嫌的房屋、车辆,曾嫌与多名绿营高层人物交情匪浅接连曝光,引发各界哗然。检警最后查出,该集团共吸金高达108亿。

官警无奈表示,因非法吸金是违反银行法,较少受到打诈国家队重视及宣导,im.B案爆发后,9月又有一家P2P业者旭新科技爆雷,被检方起诉非法吸金73亿元。据业者透露,im.B的规模在业界约排名15,但旭新排行第4,影响恐更大。

P2P连环爆,让行政院出手要求金管会纳管。金管会10月宣布对P2P三大指导原则,一、禁涉金融特许业务;二、设六大强化风险控管措施,包括实名制、借贷款项的金流控管、审核机制等;三、要求需设有债权真实性确认机制、个资保护等七大消费者保护措施。

官警表示,目前市场上26家P2P业者并非金管会特许的金融业,所以不会做金检,指导原则仅是业者研拟自律规范的参考,很难防止im.B案不再重演。金管会纳管是重要的第一步,但需确保监管力度足够,建议金管会应尽速制定更严格的专法,确保业者符合金融业务标准。

警方建议,金管会应与相关机构合作,提供P2P投资和借贷的教育资源,让消费者更了解风险和注意事项。此外,应要求业者提供透明的费用结构、财务状况、借贷项目详细信息,及投资风险等资讯,并由执法部门、金融监管机构和P2P业者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以协助执法机构调查与防止诈骗发生。

imB事件凸显P2P监管上的漏洞,成为诈骗温床。尽管金管会已制定指导原则、透过自律和银行「间接管理」P2P,外界仍认为管理恐怕力道不足。金管会表示,未来如何强化管理P2P业者,是否要有罚则,都会进一步研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