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迁正冲击农业!台湾拜耳「采摘玉米 携手公益」助攻粮食永续发展
台湾拜耳秉持「全民健康,无处饥荒」的企业核心使命,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图/台湾拜耳提供
「先往下折再转一下就能轻松拔起」、「大家把玉米集中到这边的篮子哦!」晴朗的10月7日早晨,超过20名台湾拜耳同仁前往嘉义,无惧艳阳高照,一起卷起袖子走进田间,从玉米杆上摘下颗粒饱满的玉米。
专精作物科学的台湾拜耳,今年携手嘉义农民和新创团队「阿龟微气候」,种植由拜耳研发的佳穗9号玉米,并透过科技技术记录生长过程,一起见证拜耳种子的环境适应力,以及再生农业的丰硕成果。
不只采摘玉米,台湾拜耳也携手公益,收获约1300支玉米将捐赠给励馨基金会、台湾儿童少年希望协会、天主教中华圣母基金会等公益团体,分送给有需要的长辈与儿童,一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农业「再生」更进一步 拜耳的企业永续使命】
为提升粮食自给率,农业部自2016年起推动「大粮仓计划」,鼓励农民转作杂粮作物,除了活化土地,还有助于减少粮食进口所产生的碳足迹。其中,金黄饱满、Q弹香甜的甜玉米成为农友间的热门选择。
然而,国科会与环境部发布的《国家气候变迁科学报告》警告,台湾暖化趋势将持续至本世纪末,若无法有效抑制温室气体排放,夏季恐延长至7个月,且每年高温逾36°C的天数增加75天,水稻与玉米恐分别减产18%及17%,对粮食自给率构成不利影响。
面对气候变迁带来的粮食安全压力,从根本改变现今的农业栽培方式,转向「再生」被视为一种解决方案。台湾拜耳作物科学部门总经理杜月惠说,「永续农业是当前的基本标准,再生农业则是更进一步。」
再生农业(Regenerative Agriculture)是一种强调永续及土壤健康的生产方式,以较低的碳足迹与资源投入,获得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作物收成。杜月惠举例,使用数位科技精准控制喷药,在对的时间喷洒在对的位置,农民可以大幅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环境带来好处。
台湾拜耳秉持「全民健康,无处饥荒」的企业核心使命,期许用科学的力量,结合育种技术、作物保护及数位化管理,提供「以较少资源达到高产量」的再生农业解方,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一己之力,回应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包括SDGs2「消除饥饿」、SDGs3「健康与福祉」及SDGs13「气候行动」。
【拜耳佳穗9号玉米 4优势助攻农民生计、粮食永续发展】
对一般消费者而言,市面上的玉米可能大同小异,但拜耳引进的玉米品种「佳穗9号」具备4大优势——高产量、市场价值高、口感佳、耐热性强,不仅有效提升产量、促进农民生计,还能应对气候变迁带来的冲击。
此次,深耕农业科技的「阿龟微气候」运用缩时摄影机,日夜监测佳穗9号玉米的生长情形,并与其他玉米品种进行对比。
阿龟微气候共同创办人卢安邦指出,这次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佳穗9号玉米的发芽率高达8成,而其他品种仅1成,可见佳穗9号玉米在存活率、产量及品质上的卓越优势,也就是说,若投入相同的资源,佳穗9号玉米可以喂饱更多人、更多的家庭。
气候变迁日益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已是进行式。根据《国家气候变迁科学报告》,在极端气候的情境下,未来每年影响台湾的台风数目减少,本世纪末可能仅剩1至2个,但变得更具破坏性。
回顾今年7月凯米强台侵台,造成中南部多地淹水,嘉义农友辛苦种植的玉米毁于一旦,10月的山陀儿台风也险些重创玉米田,这次的采收活动差一点无法如期举办。农友阿俊直言,「今年台风和豪雨影响颇大,玉米从播种、开花授粉到采收的周期都被打乱了!」
更严苛的气候挑战,意味着粮食安全的风险持续攀升。杜月惠表示,现在越来越能感受到气候改变对农业的影响,台湾拜耳将引进适合台湾的品种、运用环境友善的科学方法,协助各地农民面对挑战,确保建立永续发展的粮食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