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友情相挺 撑出碳权交易热
台湾碳交所22日启动国际碳权交易平台,台湾证券交易所、台湾碳权交易所董事长林修铭(前右起)主持、环境部长薛富盛、国发会主委龚明鑫、金管会主委黄天牧、经济部长王美花等部会首长均出席。(郭吉铨摄)
碳交所22日国际碳权交易平台启动,表面相当风光,摊开首购企业有台积电、14家金控、中钢、奇美等大咖捧场,不过相关业者表示,首批购买业者大多抱着「试水温」、「友情相挺」,实质对于企业因应国际要求与净零碳排趋势,帮助不大。
一位业界代表透露,碳交所所购买的碳权既不能抵碳费、欧盟CBAM(碳边境调整机制)也未认可,首批看起来很多大咖进场,但像是公股金控、中钢都是具有国家股权性质,配合政府政策性质比较大。其次,像台积电大公司,原本就需要多元的减碳资源,本就买绿电、使用再生能源,再买碳交所碳权只是「小菜一碟」。
金融业则透露,确实有「试水温」成分,大多数是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或未来发行碳中和卡运用。整体而言,碳交所碳权对于企业实质减碳帮助不大,政府更应该思考,再生能源发展实际已经远远赶不上目标,应该重新检讨能源政策和配对。
至于环境部10月就公告的自愿减量(国内碳权),先前传出因文件繁复导致业者意愿不高,到昨天终于有首家业者递件申请。环境部气候变迁署副署长黄伟鸣表示,虽然目前抵换专案(旧法)已有94案,但未来仍会以10月公告的自愿减量为依据,经验证后才能取得额度(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