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第二波大流行? 新研究曝病毒传播关键「是湿度」

英国奥尔德姆配戴口罩行人,走过绘有病毒图片的广告看板前。(图/路透

记者王致凯综合报导

全球COVID-19疾病病例仍在增加,随着北半球时序进入秋冬,专家忧心疫情二度爆发之虞。最新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影响新冠病毒传染力的气候条件可能不是温度空气水分蒸发的速度才是关键

根据美国科学新闻网站《优睿科》(EurekAlert!)报导,美国物理联合会(AIP)出版期刊流体物理学》(Physics of Fluids)近日刊登一份研究提到,科学家研究湿度气温风速飞沫与病毒生存力的影响,发现影响新冠病毒传染力的关键因素是「蒸发」。

研究人员发现,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相对湿度,会使空气中的飞沫蒸发率提高,进而显著降低病毒的生存能力。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如果是湿度、温度都较高的环境,飞沫传播距离和病毒浓度仍然很高。

研究指出,这项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何在今年7月份,全球多个湿热且人口稠密城市,皆出现疫情加剧的现象,例如印度德里就处于高温且高湿度的气候型态中。

除此之外,这项研究结果也为北半球秋季和冬季可能爆发的第二波大流行提供重要预警。根据研究,低温、高风速的环境将增加病毒存活率和传播能力。报导指出,这项研究强化的配戴口罩防疫重要性,并揭露气候对病毒的影响,或许能帮助各国规划室内室外环境下不同的防疫措施,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能力。

神级精华、用过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