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曙光!冲绳大学解开伊波拉病毒「结构的秘密」 有望开发新药

▲伊波拉致死率极高,2018年才在刚果爆发新一波疫情。(图/CFP)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研究团队教授们,日前以冷冻电子显微镜研究伊波拉病毒,成功找出伊波拉的生物分子构造,并于18日登上世界知名科学期刊《自然》电子版,对于未来开发伊波拉病毒有效治疗药物疫苗等将有极大帮助。伊波拉病毒好发于非洲,属丝状病毒,致死率高达90%,通常会借由血液、呕吐物感染。光是于2013年底,西非就有1.1万人死于感染伊波拉病毒。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导,同样参与研究的大阪大学特派研究员田征彦东京大学多名研究员成功以「冷冻电子显微镜」,成功分析出伊波拉病毒的RNA结构特征,以及与核蛋白如何连接。杉田征彦16日在记者会中表示,「全球都在针对伊波拉病毒寻求公共卫生的防治对策。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对于解药的开发提供一点贡献。」

▲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研究团队找出伊波拉病毒的构造,对于将来开发新药有很大的帮助。。(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非洲刚果民主共和5月爆发一波伊波拉疫情,造成多人死亡,直到目前也持续流行中。最严重疫情则是2013年12月,当时疫情迅速蔓延至邻国赖比瑞亚(Liberia)和狮子山共和国(Sierra Leone),造成超过1万人死亡。由于刚果人口比较分散,较方便隔离受感染人口或地区,以此减低大规模爆发风险

据CNN报导,人类灵长类猴子大猩猩黑猩猩)最常感染伊波拉病毒,平均死亡率高达50%。我国疾病管制署指出,人类透过直接接触受伊波拉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感染,尤以破损皮肤接触感染风险更大。伊波拉病毒的起源未知,但根据研究,果蝠可能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