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冠病毒谱系已在蝙蝠体内流传几十年

科学家说,新冠病毒谱系已经在蝙蝠体内悄悄流传了几十年。(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英国《每日邮报》周二(28日)报导,最新一项研究指出,造成目前全球逾65万人死亡的新冠病毒,可能最早是在1948年从蝙蝠身上演化而来的。

上述发现是学者们在研究新冠病毒原始起源的一个项目中发现的;新冠病毒会导致感染者身患新冠肺炎。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领导的科学家团队,比较了导致新冠肺炎的病毒病原体跟在蝙蝠体内发现的与之最接近的病原体。

之前的研究已经确定:中华马蹄蝠(Chinese Horseshoe Bat,亦称中华菊头蝠)是新冠病毒的宿主及可能源头。追踪病毒的演变过程是困难的,因为冠状病毒通常共用遗传信息,并在一个称为重组的过程中发生突变。

分析显示,新冠病毒和它在蝙蝠身上的近亲RaTG13拥有共同的祖先。至于致命的新冠病毒是何时从其他冠状病毒中分化出来,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仍然未知。科学家们研究了3个DNA片段,得到了3个不同的日期来判定病毒是何时从它祖先的sarbecovirus分化出来的。

研究人员透过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生物学》的一篇论文表示,初步判定的日期分别是在1948年、1969年和1982年,这显示,新冠病毒谱系已经在蝙蝠体内悄悄流传了几十年。研究同时发现,新冠病毒跟RaTG13相似度达96 %。RaTG13是2013年在一只蝙蝠身上发现的。

上述科学团队警告说,这类病毒已经在自然界存在了40到70年,因此蝙蝠身上很可能含有其他可能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学者们说,这项研究再次强调了人畜共通疾病带来的危险(即病原体从一个物种跳到另一个物种)。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化,蝙蝠可以不受数十种冠状病毒的影响,但其中一些冠状病毒对人类来说却可能是致命的,对人类具有高度传染性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生物学副教授伯尼警告说,这次新冠疫情大流行「不会是我们的最后一次」。他说:「冠状病毒具有高度重组的遗传物质,这意味着病毒基因组的不同区域可以从多个基因中衍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