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能源危机 限电阴霾仍在

(示意图/达志影像)

当炎夏刚过,天候转秋凉之际,本以为之前屡创新高的用电量不致再现,可让供电吃紧压力获得缓解。没想到媒体11日报导指出,秋冬供电状况依旧不佳,将因机组岁修及空污降载与停机,而出现备转容量率不及7%的窘境,夜间尖峰的备转容量率甚至可能低于6%。届时只要发生任何非计划性停机的意外,「限电警戒」的红灯随时可能亮起。

可能于秋冬出现能源危机的地区,还有位处高纬度的欧洲各国,寒冷天候将使天然气的需求愈加殷切。欧洲大多数国家向来都透过「北溪1号」管线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不过,情况在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有了变化。不少国家因力挺乌克兰,自发性减少或停止自俄进口天然气。我国也同时表态,由经济部公开宣布,今年3月购气合约到期后,不再由俄国进口天然气。

不知是否挟怨报复,俄国在上周以技术性问题待解为由,无限期关闭「北溪1号」管线,且无复送时间表,欧洲受到最大冲击的国家非德国莫属。俄国每年输欧天然气总量为1420亿立方米,其中950亿立方米为德国所用。为了因应俄气停供后的需求,德国决定今年起长租5座浮动式储存与再气化单元(FSRU),用以接收来自美国的液化天然气(LNG)。由于今年冬天仅有两座FSRU来得及上线,德国政府于是进行能源供给的自我压力测试,最终决定暂缓今年实施全面非核,并让境内最后3座核电厂中的两座保留至明年4月。

反观天然资源匮乏的我国,现行能源政策已然重压天然气,我们真能放弃俄国这个LNG第4大进口源?能源局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今年不但没有停止从俄国进口LNG,7月进口量甚至来到今年最高的20万公吨。当初积极表态抵制,终究不敌现实需求,大街高调骂人、小巷持续交易的言行不一,令人咋舌。

我国眼前的能源危机与欧洲不同,主要问题是基载电力不足及供电稳定性欠佳,午间的光电发电量大增,带来供电充裕假象,缺电压力被转移至夜间用电尖峰,除了采取需量反应并增购汽电共生电力,目前并无有效解方。燃气发电占比未来将增至50%是另一项隐忧,如同欧洲此次面临的问题,一旦供气中断,加上安全存量不足,能源危机将立即成为国安问题。尤其在两岸关系紧张之际,稳定取得进口能源并提高自主性能源占比,才是维持系国家安全的当务之急。

非核意志坚定的德国都能在能源危机下,务实地调整能源政策,将核电以备用的方式续留于供电网络;当今蔡政府还有怎样牢不可破的执念,非得于2025年步入非核?执政者别忘了,能源安全若先不保,「保台」终将沦为口号。(作者为国立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