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棍球前国手扎根新疆小学当教练
新疆塔城市地处我国西陲,距离乌鲁木齐500多公里。这里体育氛围浓厚,街头巷尾的球场、学校的操场、乡村山区的牧场上,总少不了追风少年的身影。
随着社会发展,塔城市青少年能选择的体育项目愈发多样时髦,曲棍球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57岁的杜宝柱是塔城市青少年曲棍球的启蒙教练。他的家乡是有着“曲棍球之乡”美誉的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上世纪80年代末,杜宝柱曾是中国国家男子曲棍球队的主力成员。
2014年,在家乡政府和工作单位的支持下,杜宝柱从家乡来到塔城,志愿做了小学曲棍球教练,就此在曲棍球的“荒漠”里播下种子,为当地青少年的体育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
“条件好的地方也邀请过我,但这里孩子机会少,更需要我。”杜宝柱回忆道。一路走来,他克服气候、生活上的不便,与当地青少年共同拼搏,一起见证成长。起初,没有场地,杜宝柱不得不带着孩子们在水泥地上练习拨球;器械太贵,想方设法也只能找来别人淘汰的球棍和护具。就这样,从组建当地第一支少年曲棍球队,到带领队员在全国性比赛中崭露头角,杜宝柱只用了短短两年。
在新疆塔城从教至今,他培养的学生中有20多名已经进入各级专业队和体育院校,其中“种子”球员不在少数。
眼下,杜宝柱正带领塔城市第二小学的学生备战8月在兰州举行的全国比赛。已多次带队参赛的杜教练仍充满期待:“我们希望通过曲棍球,把塔城的形象、新疆的形象展现给世人。”
杜宝柱(右)为塔城市第二小学曲棍球队的小队员努尔艾力・沙地克江讲解接球技巧(6月10日摄)。
新疆塔城市地处我国西陲,距离乌鲁木齐500多公里。这里体育氛围浓厚,街头巷尾的球场、学校的操场、乡村山区的牧场上,总少不了追风少年的身影。
随着社会发展,塔城市青少年能选择的体育项目愈发多样时髦,曲棍球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57岁的杜宝柱是塔城市青少年曲棍球的启蒙教练。他的家乡是有着“曲棍球之乡”美誉的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上世纪80年代末,杜宝柱曾是中国国家男子曲棍球队的主力成员。
2014年,在家乡政府和工作单位的支持下,杜宝柱从家乡来到塔城,志愿做了小学曲棍球教练,就此在曲棍球的“荒漠”里播下种子,为当地青少年的体育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
“条件好的地方也邀请过我,但这里孩子机会少,更需要我。”杜宝柱回忆道。一路走来,他克服气候、生活上的不便,与当地青少年共同拼搏,一起见证成长。起初,没有场地,杜宝柱不得不带着孩子们在水泥地上练习拨球;器械太贵,想方设法也只能找来别人淘汰的球棍和护具。就这样,从组建当地第一支少年曲棍球队,到带领队员在全国性比赛中崭露头角,杜宝柱只用了短短两年。
在新疆塔城从教至今,他培养的学生中有20多名已经进入各级专业队和体育院校,其中“种子”球员不在少数。
眼下,杜宝柱正带领塔城市第二小学的学生备战8月在兰州举行的全国比赛。已多次带队参赛的杜教练仍充满期待:“我们希望通过曲棍球,把塔城的形象、新疆的形象展现给世人。”
这是杜宝柱任教的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第二小学(6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新疆塔城市地处我国西陲,距离乌鲁木齐500多公里。这里体育氛围浓厚,街头巷尾的球场、学校的操场、乡村山区的牧场上,总少不了追风少年的身影。
随着社会发展,塔城市青少年能选择的体育项目愈发多样时髦,曲棍球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57岁的杜宝柱是塔城市青少年曲棍球的启蒙教练。他的家乡是有着“曲棍球之乡”美誉的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上世纪80年代末,杜宝柱曾是中国国家男子曲棍球队的主力成员。
2014年,在家乡政府和工作单位的支持下,杜宝柱从家乡来到塔城,志愿做了小学曲棍球教练,就此在曲棍球的“荒漠”里播下种子,为当地青少年的体育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
“条件好的地方也邀请过我,但这里孩子机会少,更需要我。”杜宝柱回忆道。一路走来,他克服气候、生活上的不便,与当地青少年共同拼搏,一起见证成长。起初,没有场地,杜宝柱不得不带着孩子们在水泥地上练习拨球;器械太贵,想方设法也只能找来别人淘汰的球棍和护具。就这样,从组建当地第一支少年曲棍球队,到带领队员在全国性比赛中崭露头角,杜宝柱只用了短短两年。
在新疆塔城从教至今,他培养的学生中有20多名已经进入各级专业队和体育院校,其中“种子”球员不在少数。
眼下,杜宝柱正带领塔城市第二小学的学生备战8月在兰州举行的全国比赛。已多次带队参赛的杜教练仍充满期待:“我们希望通过曲棍球,把塔城的形象、新疆的形象展现给世人。”
塔城市第二小学曲棍球队的小队员们在训练赛上拼抢(6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新疆塔城市地处我国西陲,距离乌鲁木齐500多公里。这里体育氛围浓厚,街头巷尾的球场、学校的操场、乡村山区的牧场上,总少不了追风少年的身影。
随着社会发展,塔城市青少年能选择的体育项目愈发多样时髦,曲棍球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57岁的杜宝柱是塔城市青少年曲棍球的启蒙教练。他的家乡是有着“曲棍球之乡”美誉的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上世纪80年代末,杜宝柱曾是中国国家男子曲棍球队的主力成员。
2014年,在家乡政府和工作单位的支持下,杜宝柱从家乡来到塔城,志愿做了小学曲棍球教练,就此在曲棍球的“荒漠”里播下种子,为当地青少年的体育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
“条件好的地方也邀请过我,但这里孩子机会少,更需要我。”杜宝柱回忆道。一路走来,他克服气候、生活上的不便,与当地青少年共同拼搏,一起见证成长。起初,没有场地,杜宝柱不得不带着孩子们在水泥地上练习拨球;器械太贵,想方设法也只能找来别人淘汰的球棍和护具。就这样,从组建当地第一支少年曲棍球队,到带领队员在全国性比赛中崭露头角,杜宝柱只用了短短两年。
在新疆塔城从教至今,他培养的学生中有20多名已经进入各级专业队和体育院校,其中“种子”球员不在少数。
眼下,杜宝柱正带领塔城市第二小学的学生备战8月在兰州举行的全国比赛。已多次带队参赛的杜教练仍充满期待:“我们希望通过曲棍球,把塔城的形象、新疆的形象展现给世人。”
杜宝柱(右)带领塔城市第二小学曲棍球队的小队员进行训练(6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