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修法首場公聽會 衛福部次長:保護子女權益最有共識

卫福部着手修正人工生殖法,涉及同性伴侣、代理孕母、单身人工生殖合法等,今天举行首场公听会。示意图。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卫福部着手修正人工生殖法,涉及同性伴侣、代理孕母、单身人工生殖合法等,今天举行首场公听会。卫福部次长周志浩会后说,各界对人工生殖子女权益列优先考量对象是最大共识。

台湾早在民国93年就曾举行代理孕母公民会议,以「不禁止,但有条件开放」为共识,举行20次以上专家会议,但社会难达共识。近年部分民间团体建议开放未婚女性及同性配偶施行人工生殖,再历经20次专家会议,各界对修法正、反意见均有,卫生福利部盼透过公听会凝聚社会意见。

原订150分钟首场公听会提前30分钟结束,第2场预计3月下旬举行。周志浩会后接受媒体联访表示,对执行人工生殖相关人员权益保护,尤其子女最优先,「大家有高度共识」;若未来草案含代理孕母,代孕人员、委托夫妻等权益,须仔细考量、设计完备配套,减少新制对社会冲击。

妇女新知基金会主任陈政隆在公听会上表示,政府的职能是确保儿童在不同家庭都能获得最佳利益。各国家庭样貌越来越多样化,国外已有许多研究显示同志家庭亲职技巧、陪伴儿童、身心发展都与异性恋家庭无异,不应担心单亲、单身、同志育儿可能局限,就限制生儿育女权益。

台湾同志家庭权益促进会秘书长黎璇萍说,全台湾将近500组同志家庭,养育约上千个孩子,年龄从0岁到上大学,早在2019年同婚专法通过之前,生养子女的同志家庭已存在台湾社会,儿童最佳利益与家庭型态无关,影响孩子身心发展不是家庭型态与生育方式,是社会偏见与歧视。

尊重生命全民运动大联盟牧师彭祯祥认为,现行人工生殖法虽然称为民法、亲属法的特别法,但按实际法规内容规范事项,属于行政法为多,关于生殖子女权益保障有待补强,呼吁放宽现行人工生殖法适用范围前,必须先保障人工生殖子女,法律完备前不应贸然开放。

人工生殖法修正进度,在代孕议题仍正反意见分歧,草案何时出炉备受关注。周志浩说,当然是希望不要再一直拖下去,各方意见将尽快汇整,待公听会完成后,如果大家意见比较收敛,当然速度会比较快,暂时无法订出草案完成确切时程,「限定期程未必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