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荒怪观光客、酷暑? 专家狠揭真相:错在政府
日本近期出现米荒问题。(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白米是日本人几乎天天吃的食物,如今却爆出严重「米荒」,还催生出一个流行语:「令和米骚动」。许多商店甚至从6月底开始就实施限购政策。尽管官方声称,国内稻米库存创历史新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的高温与外国游客大增,但专家指出,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日本政府长期实施的稻米减产政策。
日本总务省23日公布的7月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示,日本的米价一年间上涨17.2%,为20年来最大涨幅。而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日本民间稻米库存下降至156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减41万吨,减幅高达20.8%,创下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一位身在法国的日本民众在社群平台X上发文,并附上货架空空荡荡的照片指出,「我听我母亲说日本现在缺米。她说家中还有一些米,如果库存吃完了,她就吃面包」。
近年来日本白米需求每年减少约10万吨,可是截至今年6月的12个月里,白米需求量却增加了11万吨至702万吨,为10年来首度增加。
日本政府认为,需求大增的部分原因在于大量涌入的外国游客。光是今年上半年,日本就迎来1778万名外国游客,较疫情前高出100万人次。据农林水产省估算,假设外国游客每天吃2餐米饭,稻米需求量将达5.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7倍。
不过农林水产省前官员、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山下一仁在接受日本《每日新闻》采访时质疑,即使每月300万游客在日本停留一周,并像日本国民一样一日三餐都吃米饭,其消费量也只占总消费量的0.5%左右,产生的影响很小。
从供给来看,去年酷暑导致稻米空粒、小粒,影响米的质量与收成,碾米后可供贩售的精米数量减少。
可是这一理由在山下一仁看来同样站不住脚。他表示,1993年「平成米骚动」时,日本稻米收成指数仅为74,可是在2023年该指数为101,与平均年份大致相同。
山下一仁指出,这一波「米荒」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政府长期以来的政策失误。长期以来,日本米的自给率几乎是100%。但是由于人口减少,加上民众消费习惯逐渐转向面包等主食,日本国民对米的需求量减少。为了保证米价稳定,日本政府50多年来一直推行稻田「减耕令」,为改种小麦或大豆等其他作物的稻农提供补贴。在政策刺激下,日本稻米产量逐年减少。
「在严格的长期减产政策下,日本处于粮食不安全局面,一点点额外需求,比如入境游客增加,就会导致白米短缺、价格上涨这种局面」。山下一仁建议日本政府彻底废除稻田「减耕令」,增加稻米产量或引进高产量品种,以确保粮食安全,多余的产量可以出口至其他国家。否则需求端的任何微小变动都会导致现今的短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