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起跑养生避5大误区 大陆头伏中暑指数地图出炉

三伏天头伏起跑,大陆中暑指数地图出炉,养生避开五大误区。(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微信公号11 日消息,今天(7月11日)是中国传统最热三伏天正式「入伏」,其实,6月以来,华北、黄淮等地已经历多轮高温天气,北京、天津及河北、山东等地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江南、华南等地多闷热高温。入伏会不会更热?中国大陆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表示,今年头伏期间,华北平原等地高温将先消减再发展,南方将维持大范围高温闷热天气格局,「桑拿天」超长待机。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新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西、海南等地的部分地区热力值拉满,在部分时段极易出现中暑天气。

三伏天有30天「普通版」和40天「加长版」。今年是「加长版」三伏天,7月11日入伏,8月19日出伏,这是自2015年以来连续第9年三伏长达40天。

伏的日期是中国古人按照干支纪日法推算的,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今年的夏至是西历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庚戌日)便是6月21日;第二个庚日(庚申日)是7月1日;第三个庚日(庚午日)是7月11日,于是7月11日就成了今年初伏的起始日。

初伏持续的时间固定为10天,所以今年的初伏就是从7月11日至7月20日;末伏,是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今年立秋是8月8日,往后找到的第一个庚日(庚子日)是8月10日,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持续的时间也固定为10天,所以今年的末伏就是从8月10日至8月19日。

初伏和末伏之间的时间都是中伏,根据庚日来得早晚不同,留给中伏的时间一定是10天或20天,因此整个三伏的时长一定是30天或40天。今年的中伏从7月21日至8月9日,为期20天,今年的三伏也就是「加长版」的40天。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大陆全国头伏中暑指数地图中可以看出,今年头伏期间,比较容易中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一带、江南华南一带以及新疆地区。

中国天气网建议,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防暑降温成为重中之重,各种养生方法层出不穷,但并非适合所有人,避开以下五大误区,有助科学养生。

误区一、三伏贴包治百病:

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中很重要的外治疗法之一,主要适用于治疗肺部、骨关节等方面疾病,以及适用于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虚寒型体质等人群。孕妇、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湿热体质和皮肤严重过敏的人群都不适合用三伏贴治疗。另外,贴三伏贴需到正规医院,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症进行用药。

误区二、绿豆汤喝越多越解暑:

绿豆是寒性食物,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酷热天气下,冰凉的绿豆汤成为不少人喜爱的消暑佳品。但大量饮用绿豆汤容易伤脾胃,尤其是阳虚体质、湿气较重、四肢冰凉、易腹胀腹泻人群都不宜多喝。

误区三、防暑不怕凉:

三伏天里,很多人都只关注如何防暑,喝冷饮、吃冰镇西瓜、洗冷水澡......炎炎夏日里这些消暑方式好惬意,但过度贪凉容易损害机体功能。例如,外出大汗归来,毛孔正处于张开散热的状态,在空调冷气或凉水的冲击下,毛孔会迅速闭合,导致体内热量无法散发,甚至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突然收缩,导致供血不足。而大量饮用冷饮,也会加重肠胃负担,引发身体不适。

误区四、伏天就要「以热制热」: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有些人喜欢「以热制热」,通过促进身体排汗来达到消暑目的。体质虚弱畏寒、腰背和手脚易发凉、免疫力较低的这类人群,适合在三伏天用热水泡脚、喝姜枣茶、喝羊汤、晒后背、贴三伏贴等「热养法」让身体热起来。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以热制热」,内热体质人群如果采用「热养法」可能会导致上火,易出汗人群则可能因出汗过多引起心慌等不适症状。

误区五、最热时锻炼可提高耐热力: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很多热爱健身人群即使烈日炎炎也依然坚持锻炼,以提高身体耐热力,但大汗淋漓会损耗体力和津液,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要避免在户外过度运动,以防出汗过多导致血液粘稠而引发的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疾病。即使年轻人也需避开最热时段户外锻炼,以免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