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布“新高考”招生方案 首届考生探路改革

新华社上海3月1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潘旭 仇逸 吴振东)随着浙江、上海相继公布2017年高考志愿填报、投档录取方案两地30多万名考生将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首批高中毕业生,按照改革后的方案参加今夏的“新高考”。

“新高考”是根据中国政府2014年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即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上海和浙江率先于2014年开展改革试点,其他省份也相继公布了实施方案

浙江、上海开展试点后的首批高中毕业生今年6月将参加高考,而试点的举措将可能被复制到全国。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陈志翀就是考生之一,他心仪上海交大,而专业方面,他喜欢经济学。“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这在以前是个矛盾,如今却有望兼顾。

根据上海17日公布的《上海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实施办法》,明确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单位设置。学生最多可填报24个不同高校的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填报4个专业。

这意味着,学生填了某一个高校的一个专业组,就可能被4个专业的任何一个在双向选择后录取。一般综合性大学的一个专业组里有近10个甚至近20个专业构成可供考生任选4个。

上海市嘉定二中校长凤林说,通常一部分考生是以专业为优先,一部分则以学校为优先,实施办法很好地满足了考生的这两方面要求,只要合理填报志愿,考生进入心仪专业学习的几率会大大提高,充分体现了考生的自主选择权

同样,今年1月浙江公布的实施办法也强调了专业在填报志愿中的重要性,将以院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改为以专业(类)为单位的平行志愿。

“我们以往有大量的考生选择了心仪学校,但选错了专业,或者被调剂进了不喜欢的专业,大学四年学得很痛苦,改革就是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授吴遵民说。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至今,包括上述集中录取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此外,“一考定终身”和“唯分数论”等弊端也亟需通过改革破解。

综合素质评价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亮点之一。每个考生的所在高中都会出具一份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供高校作为录取参考,分数不再是唯一的录取依据。

上海市实验学校高二学生沈天正已经利用去年暑期在一家医院从事志愿者服务。明年他高考时,该课外实践将被记录个人综合素质评价中。“提早接触这个职业让我更加坚定了学医信念。”沈天正说。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说:“高校将通过考量综合素质,对考生做出更为公平且富有个性的评价判断,选拔录取到适合自身特色发展的优秀学生,实现从 结果 评价到 过程+结果 评价的转变。”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说,改革方案让学生对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有所认知,就自身情况与院校和专业做匹配。

有分析人士表示,经过3年,中国高考综合改革已现雏形力求兼顾公平性科学性,有助于中国教育从“育分”转向“育人”,进一步朝着素质教育方向转变。

(原标题:上海公布“新高考”招生方案 首届考生探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