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阿里“联姻”冲高:挑战特斯拉,冲顶新能源

一个月前,当谈及这一轮的自主品牌集体冲高,“老大哥”上汽集团的代表还是红极一时的“R标”。

彼时,R标刚刚宣布独立运营,成为与荣威、名爵平行的上汽乘用车子品牌。2020年广州车展上,它独享一个展台,又因为在产品设计、销售模式方面独树一帜,成为公认的上汽集团内部的“造车势力”。

新建的品牌、独立的团队,足以显示上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焕然一新的决心。采用类似方式的传统车企也不少,例如东风集团的h事业部,孵化了新品牌“岚图”,北汽集团旗下北汽新能源ARCFOX事业部,运行着新品牌“ARCFOX”。

不过,上汽集团并不满足于此。11月26日,一个名为“智己汽车”的项目空降上海中心,集结了上海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两大合作伙伴,上汽集团也打出了进军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第二张牌。

这场低调的签约仪式,没有大规模地邀请媒体,却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不仅是因为,这是上汽集团酝酿两年推出的又一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也是因为,这是首个落地的、由一家传统车企控股的汽车科创公司,且创始轮即达百亿量级。

成立新的公司实体专门做纯电汽车,既有利于品牌进一步独立,也有利于在运营机制尝试突破。除了上汽,长城汽车近期被曝光的“SL项目”,也将由注册在上海的一家全资子公司运营。

传统车企成立新的公司实体尝试品牌升级或拓展,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浪潮中也已有先例,例如广汽此前成立的广汽蔚来。不过,广汽蔚来由广汽和蔚来对等持股,很难说是广汽新能源品牌的延伸。

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山头林立,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纷纷拿出了看家本领开启竞技,孵化出新品牌的上汽也只能马不停蹄地入场——尽管智己汽车的团队刚刚完成初步搭建,但产品将很快投入市场。

12月17日举行的品牌预热活动上,智己汽车宣布,下个月中旬将初步对外展示A、B车型,而明年4月份举行的上海车展上,其首款车型将接受限量预订。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颇受业内关注的无线充电技术将在首款车型上搭载。

节奏很快,效率很高,显然,智己汽车已经成为上汽角逐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头号选手。其他投资方也对智己汽车寄予厚望,项目签约当天,“浦东发布”发出的新闻稿直言,“中国特斯拉来了!”

成立新品牌做新能源汽车,优势很明显,但劣势也同样存在:产品之外,品牌基因的打造是绕不开的任务。如何打造一个特有的“标签”,让用户记住并认可,是智己汽车和其他新创品牌共同面对的课题。

挑战特斯拉

早在2018年,上汽集团内部就秘密组建了一个代号为“L”的项目组,这个被称为“一号工程”的项目,主要筹划生产高端智能汽车。两年多来,经过“充分的认证”,“L”项目终于落地,孵化出智己汽车。

“智己”取自《周易》,意为智周万物,智者知己。12月21日,智己汽车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智己与R品牌有着不同的定位:R品牌打造的是“中国新生代家庭的国民车”,承担着乘用车自主品牌向上突围的责任,而智己的产品定位则是“高端纯电汽车”,承载着集团品牌向上以及机制改革创新的重任。

从产品定位上来看,智己比R品牌更高一个档次,且基本是上汽自主打造的最高端的品牌。国信证券分析师预计,R品牌将与智己形成互补,前者主打15-30万价位段产品,后者主打的价格区间则有望超过30万元。

国内高端纯电汽车品牌几乎都对标特斯拉。尽管智己并未“明目张胆”地喊出“挑战特斯拉”的口号,定位上的相似性却不可避免地引来一番比较——项目“官宣”当天,问答社区知乎上便出现了“智己汽车会成为中国的特斯拉吗?”的问题。

相比于其他高端纯电汽车品牌,智己与特斯拉在地理位置上毗邻,这也让双方的关系更加微妙。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位于浦东临港,而智己的研发总部则将落户在浦东张江,两者距离仅为60公里左右。

与特斯拉类似,智己汽车也受到了政府的鼎力支持。上汽将这个项目剥离出集团现有的乘用车体系,计划成立新的公司实体进行运作,引入的合作伙伴便包括浦东新区

根据智己汽车方面提供的信息,公司在创始阶段,会由上汽集团和浦东新区成立的股权投资基金专项投资,总出资金额为72亿元,其中上汽出资54亿元,浦东张江高科(由国有独资企业张江集团控股)出资18亿元。同时,还将引入战略投资者阿里巴巴和员工持股平台,达成百亿募资规模。

多方信息显示,上汽集团将在智己汽车中持股54%,阿里巴巴和张江高科分别持股18%,而另外10%则由员工和用户共同持有——智己汽车方面也表示,将探索未来企业形态,并“在股权结构中有所体现”。

在新成立的公司中引入投资方,能够更好地发挥合作伙伴的优势。智己汽车方面介绍,张江高科园区拥有高科技产业集群生态和AI、芯片等核心技术资源,作为重要的入驻科创企业,智己也能够享有区位优势、政策、土地、人才等红利。

阿里巴巴则在达摩院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创新技术方面有着丰富储备,这些技术也将成为智己汽车的资源,助力其打造功能更为强大的智能网联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渊源颇深。早在2015年,双方就合资成立了斑马网络,并共同打造了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参数丨图片),成为上汽集团智能化布局的重要节点。近期,除了入股智己汽车之外,阿里巴巴还参与投资了上汽集团旗下的出行平台“享道出行”。

跑步”入场

尽管筹备多时,但直到今年11月底,智己汽车项目才正式启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工商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的企业实体尚未成立登记,目前相关业务主要是由上汽集团内部的部分人员在运营。

智己汽车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团队共有约200人,主要是产品和技术创新研发人员,预计到明年年底将达到1200人左右。

不过,即便如此,智己汽车也在加速推动产品的上市。最新消息显示,2021年1月13日 ,智己汽车将在上海中心举行新品发布会,届时,A、B车将进行全球首秀;2021年4月,智己汽车还将携产品亮相上海车展,同时,其首款车型也将接受限量预订。

这比之前传言的节奏还要快。此前有消息称,上汽集团“L项目”预计明年下半年就会与消费者见面。“因为疫情、市场环境、竞争对手节奏等原因,这个项目在上汽内部拥有很高的权限,新车的进展也非常快。”

上汽显然加快了智己汽车的推进步伐,在市场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智己开始“跑步”入场。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反弹,特斯拉长盛不衰,国内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等销量也节节攀升,与此同时,国内各大传统车企也在新能源领域发力,相继推出定位高端的新品牌——若再不行动,上汽集团在这波浪潮中恐怕要落于人后。

实际上,有分析认为,推出R品牌是智己汽车上市之前的“权宜之计”,好让上汽不至于错失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升级大势。这一说法并未得到上汽的官方认可,不过,在运营模式等方面,R品牌也的确能够为智己汽车积累一定的经验。

目前,智己汽车对外释放出的信息并不多,毕竟,产品的真容尚未露出,外界对品牌的印象也只停留在相对浅薄的层面

12月17日,智己汽车举行了首次媒体分享会,向外界展示了其产品层面的技术储备以及设计理念,同时还有其格外强调的用户价值。

产品技术层面,智己汽车与宁德时代正合作研发性能更高的动力电池,据称能量密度领先行业水平30%-40%,最高可支持1000km的续航。此外,其还研发了全球首款量产装备的“无线充电”技术,配合自动泊车,将为用户实现“无感补能”。

除了电池,智己汽车在智能驾驶方面也研发了不少技术,如上述自动泊车,以及通勤路端间的“零接管”自动驾驶等,当然,还有智能汽车标配的可升级的灵活架构。

不过,上述技术和功能并不会立即推出,从技术到落地,各自都有不同的时间节点。例如,2021年底,部分路段将实现端到端的自动驾驶,部分商业中心也能开放自动泊车功能,而电池方面,目前仅知“无线充电”技术会在首款车型上装配。

而用户共创,既是智己汽车企业形态创新的表现,也是其品牌基因的一个重要方面。据称,用户将成为智己汽车价值链的核心驱动,通过用户提供的大数据,智己汽车能够正向驱动产品的快速迭代。

由此,智己汽车鼓励用户对产品进行高度自定义,用户也将成为企业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全业务链的驱动者,日常用车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都将通过AI人工智能进行自动化处理,推动产品迭代及品牌塑造。

不过,“用户共创”的概念并不新鲜,领克、WEY等自主高端品牌都在这个领域有所尝试,并在产品设计的前端就融入了用户的意见——智己在这方面能否真正形成品牌特色,还需要克服不少难关,比如技术上能否保证、机制上能否运行、规模上能否成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