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经济逆风更该稳住中小企业

旺报社评

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集6省领导人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要求经济大省挑起大梁稳经济,稳就业。大陆甫公布的7月三驾马车数据,全部逊于市场预期。工业生产年增3.8%,零售销售年增2.7%,较上月减少0.4%,固定资产投资年增率连续5个月下跌,7月创5.7%新低。三驾马车成长动能趋缓,代表大陆经济下行风险仍高。

外需出口成经济火种

相关经济数据公布当天,人行调降中期借贷便利(MLF)与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各10个基点,分别降至2.75%及2%,希望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走低,减轻企业融资压力,更重要的意义是提供市场更多流动性,借此刺激经济活水。

相较于生产、消费与投资减速,大陆出口表现却意外强劲。7月出口年增18%,不仅连3月上扬,也比市场预期高出3.4%。即使疫情封城,今年1至7月大陆出口成长还是高达两位数14.6%,外需出口取代内需生产、消费与投资,成为今年大陆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火种。

需要注意的是,支持外贸好表现的经济主体,主要来自于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7个月,大陆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高达52.6万家,年增5.8%。其中,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外贸企业,总共出口8.01兆人民币,年成长20.9%,占整体出口比重则是高达59.9%。若是加计包括众多台商在内的外商投资企业,这个数字将进一步提升至92.1%,换算下来,国有企业比重不过仅有7.9%。此皆凸显,面对经济逆风,大陆能够依赖的还是私部门或民营经济体系下的中小企业,而非国有的大型企业。

这也代表着,北京想要稳住经济、摆脱成长停滞泥淖,或许得投注更多关爱眼神、有效分配或提供政策资源到中小企业身上,而不能一昧地偏废央企或国企。近年来,随着疫情肆虐,大陆企业倒闭与裁员潮,纷至沓来。尤其是内需消费与投资不振,让中小企业处境,益显艰困。

早先《华尔街日报》报导,2021年大陆中小企业倒闭家数就超过400万家,平均每月估计近40万家倒闭。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每月固定发布的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自去年6月滑落至低于90以后,就再也不曾站回90,7月88.3甚至写下自2021年以来的次低纪录。显见大陆中小企业营运状况之严重性,已不能等闲视之。

创新需培养隐形冠军

背后原因,不难理解。因为中小企业的困顿,影响的不只企业本身,还包括广大的就业人口。大陆第4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中小企业从业人数占整体企业比重,2021年已来到80%。代表每10个就业人口,就有8个在中小企业。一旦中小企业出状况,就业市场势必大起波澜,连带也会拖累维稳进度与成效。近来大陆16至24岁年轻族群失业率屡创新高(7月攀升到19.9%),显然就与中小企业营运困境,有着密不可分关系。

对此,北京除了必须严肃看待外,实际上恐怕还是得端出更多政策牛肉,来支应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譬如,在货币政策方面,可以针对中小企业,加大降准、降息力道,更精准「定向」中小企业;或是在财政政策方面,采用分级分层减税降费概念,提供中小企业更多优惠;甚至在资金融通方面,可以考虑成立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专门服务中小企业,解决最根本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稳住中小企业,等同稳住经济,绝非信口开河,习近平、李克强都曾不只一次表示,中小企业对大陆经济的重要性。从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的经验来看,中小企业往往是技术创新与隐形冠军的重要来源。大陆若想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或培育出更多隐形冠军,就不能忽视中小企业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