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抛弃政治心魔 松绑两岸民间交流

旺报社评

行政院积极松绑疫情管制,决自13日起对国际观光客入境采「0+7」新政,但排除大陆观光客。不但金马居民急切期盼的小三通依旧停留在「评估中」,最容易操作的台港澳交流也限缩在商务和探亲事由,引起旅游业者不满。两岸关系紧密,民间交流不能断,民进党政府「卡」疫后两岸解封,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限缩台港澳交流不合理

进入秋冬季节,新变种病毒可能重燃疫情,许多国不排除再次收紧防疫措施。大陆至今未放松「7+3」严格管制,台湾实施「0+7」后仍对入境旅客进行总量管制,都出于避险的考虑。不过两岸仍在延续各自既有入境检疫措施前提下,先行试水小三通重启,应是风险最小、可操作性最强的选择,福建去年就曾研议金马两地居民经小三通赴福建免隔离的方案,恢复小三通既有民意基础,也不存在技术障碍。

但为何仍如此之难?说到底还是政治。以国台办与陆委会最近一次因小三通问题互呛为例: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喊话民进党政府,希望多做有利于两岸交流合作的事,而不是千方百计阻挠限制,搞政治操作。陆委会副主委邱垂正很快回应说,我方CIQS(海关、证照查验、检疫及安检相关设施)人员都已准备好了,「你们人在哪里?」政治心魔不除,小三通重启和台港澳交流恢复如镜花水月。

蔡政府的「政治心魔」在于希望透过小三通复航,达到与大陆「无政治前提」协商的结果。无论是邱太三抛出两岸防疫信赖问题,还是邱垂正直接点出双方「CIQS」需要对接,意思就是小三通「先谈才有、不谈没有」,否则蔡政府在政治上就「输了」。反过来,这也是陆方的「政治心魔」所在:如果轻率接球,在民进党政府否认九二共识情形下,就小三通展开技术沟通,岂不是「政治底线」被突破了?两岸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卡在这里动弹不得。这也是两岸农渔产检疫、陆客和陆生来台等亟待解决问题仍悬而未解的根源。

台港澳恢复疫情前的正常交流更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尤其对已实行「0+3」入境免隔离的香港而言,但陆委会就是不肯恢复港人来台观光,让许多期待来台已久的港人大失所望。这几年民进党政府不是很想争取港人的好感吗?怎么这时反而徒增港人对台湾的负面观感?难道陆委会害怕台港恢复正常交流后,台湾民众发觉原来《香港国安法》生效2年后的香港,并未陷入绿营渲染的红色恐怖,还是台港互撤代表处后,陆委会找不到台阶可以下,因而不愿放开台港交流?

以人道主义恢复小三通

看到问题的本质,就知道原来这一切都归结在政治。无论是两岸关系还是台港关系,回顾过去70多年两岸关系史,永远都是「先有交流,后有政治」,民进党政府把政治放在交流前,就是站在人道的对立面。如果说两岸官方协商需要政治前提作为信任基础(所谓「无前提」其实也是一种前提),两岸民间交流是人道与人性的问题,哪里需要政治前提?陆委会把「无前提两岸协商」的政治考量放在首位,看似是蔡政府「不输」的最稳选择,实质是置两岸和港澳强烈民意诉求于不顾,松绑两岸民间交流是台湾主流民意,蔡政府不但将在政治上失分,更是一种赤裸裸的歧视。

「在地人的事情交给在地人解决」是破解当前政治困局的解方,厦门市政府日前禁飞无人机,主动剪断触发两岸「灰色地带战争」争议的引信,这是台海紧张情势下,地方政府「去政治」的智慧。复航小三通若需要前期海关、防疫等公权力沟通协调,在北京与台北政治分歧一时难解情形下,应以务实精神和政治智慧,各自授权金门与厦门、马祖与福州以「地方对地方」的形式处理,以便尽快复航。至于恢复台港观光,两地航空、观光业者早已摩拳擦掌,只等陆委会一声令下,再简单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