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送走战争2023,期待和平2024

旺报社评

2023极不平静,2022年春天爆发的俄乌战争还在持续,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玛斯10月7日袭击以色列,引来的报复行动愈演愈烈,更蔓延到红海,引起全球不安。除了这两场战争,非洲政变与内战频传,缅甸军政府与地方民族武装爆发冲突,拉丁美洲毒品交易暴力冲突不断。反倒西方媒体预测世界最危险热点——台海,虽不能说风平浪静,却也未爆发战火。送走2023战争之年,我们能期待2024是和平的一年吗?

选举之年 牵动世局走向

2024是不是和平之年很难预测,但2024是大选之年是确定的。粗估有将近50多国将于这一年举行大选,而欧洲议会也在2024改选。因此选举的动员与竞选的造势会是这一年国际政治的底色,将牵动这一年世界局势的走向,也会决定未来近十年的世界格局。

首先登场的就是在1月13日举行的中华民国总统大选,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维持领先。若是他当选除了延续蔡英文路线,更有可能在台独上走得比蔡英文更远。所以也引来美国3位研究中国政治的重量级学者的担忧,在重要期刊上发文呼吁台湾要做好「再保证」,预防台海危机。台湾虽小,但这次选举结果会牵动中美关系与区域安全,当然最切身的还是台湾和平与繁荣能否维系。

2024也是美国大选年,将于11月投票,这一年白宫必然会浑身解数引导或创造议题,赢得胜选。面对来势汹汹的川普,民调落后的拜登压力巨大,自然也没有向中方示弱的可能。而在经济上又必须与中国大陆合作,无法脱钩,拜登在反中与经济增长的两难中,更增添中美关系的不确定因素。2023年11月拜习会提出的「旧金山愿景」能否持续,充满变数。

虽然中美举行了拜习会且恢复军事高层对话,美国在军事上对北京的施压却未曾放松。12月22日,拜登签署了高达8863亿美元的《国防授权法案》,国防经费再创历史新高,除了为军人提供了20余年来最大幅度的加薪,就是加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投入。该法案针对军援以色列与乌克兰及台湾提供暂时授权,北京对台湾列入暂时授权的军援对象,表达深切的关切与不满。

2023年美国在中国大陆周边围堵策略颇有斩获。美国成功地促成日韩和解,强化3国的军事合作;美国与菲律宾也恢复国防合作,取得4个军事基地;拜登亲访越南,升级了两国关系;在台湾,美国加强对台湾军队的训练并出售更多的武器。这些动作都会使东亚地区陷入军备竞赛,提高战争风险。

总统大选 投给和平一票

俄罗斯明年也将举行大选,现任总统普丁信心满满,宣布将竞选连任。他有效操控下,保持高度的民意支持度,连任机会很大,预计将执政到2030年。普丁为了胜选自然不会在战争中让步,更不允许失败。最近他还下令新一轮的征兵计划,大有奉陪到底的气势。

至于以哈战争,一旦停战,以色列总理尼坦雅胡就会面临下台的命运。目前看来,以色列在迦萨军事行动的目的不是要解救人质,也不仅是要扫荡哈玛斯,而是企图清空迦萨,逐出巴勒斯坦人。这个计划目前看来似乎得到美国的默许。如此一来,中东战火不只是会持续,还有蔓延的可能。

欧洲议会6月改选,虽然未必会改变欧盟对乌克兰的立场,但由于欧洲右翼民粹主义擡头,排斥移民与难民,上述的两场战争必然会对欧盟国家之间以及各国社会团结产生冲击。此外,2023年美国在北欧也大有斩获。陆续与瑞典、芬兰以及丹麦签定军事合作,对美军开放军事基地,俄罗斯将面临新一轮的军事压力。北欧是否会成为新的冲突热区,也是2024年值得担忧的。

从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世界局势有了重大的转变,去年战火在中东引爆,牵动大国更激烈的竞争。今年的选举因素又会增添世局的不确定性。过去一年台海与南海没有战事,多少还是归功于中美两强的自我克制。2024年这种自我克制会不会随着竞选的白热化而失效,让2024年继续成为战争之年,我们无法预测。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在2024年世界第一场的重要选举中,投给和平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