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性與情感新聞出爐 教團:政府推廣性教育遠不及性平教育
台湾性教育学会、华人情感教育发展协会连续五年办理「台湾十大性与情感教育新闻事件」选拔,今日办理2024台湾十大性与情感教育新闻事件记者会。记者李芯/摄影
台湾性教育学会、华人情感教育发展协会偕国教行动联盟连续5年办理「台湾十大性与情感教育新闻事件」选拔,其中,第一项为针对家长进行的「台湾本土化性教育需求」问卷调查结果。专家表示,政府强推性别平等教育,对促进性健康的资源投入却差很多,青少年容易落入「只要我喜欢,没什么不可以」的想法。而在性教育方面,根据调查,台湾家长认为性安全、性健康的教学应提早,性吸引力、性愉悦则需延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全面性教育」(CSE)概念,教育部2023年曾表示,将作为未来课纲研修的基础,研拟中学阶段全面性教育实施指引。不过,台湾性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冯嘉玉表示,我国家长的意见与联合国建议并不一致,反映我国国情及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与国外不同。
举例来说,我国家长更在意性安全、性健康,因此「身体界线」、「自我保护」、「降低性风险」等主题的建议教学阶段均较联合国建议年龄为早,甚至部分在学龄前就应教导。对于性吸引力、性愉悦感受、怀孕避孕等内容,由于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速度和国外不一样,像是谈恋爱、有亲密交流的年龄段较晚,因此建议延后教导。
华人情感教育发展协会理事、精神科医师杨聪财指出,目前政府强推性别平等教育,对青少年性健康促进的资源投注却远远不及。现今网路性资讯来源纷杂但取得容易,而家庭教育弱化、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导致青少年无法做出正确的性健康决策。2012年至2024年间,青少年淋病病例在10至19岁群体中增长6至7倍。
杨聪财认为,性别平等教育强调「身体自主权」,但身体自主权有权利与义务两部分,青少年容易落入「只要我喜欢,没什么不可以」的想法。未来性教育应以「自尊自爱」为核心,强调健康亲密关系的重要性,呼吁政府针对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做全盘的规划,充实专业师资、师资在职培训,并与时俱进设计性健康教育教材。
今年入选的十大事件,还包含青少年性病、儿少性剥削、数位性暴力、性别友善厕所、代理孕母争议等等,国教行动联盟常务理事张文昌表示,赖清德总统上任前提出「健康台湾」的目标,从十大新闻中看见的却是婚育困境、性健康、性教育的不足、亲密关系暴力,显示「健康台湾」既不健康、不幸福,更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