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协同育人
本文转自:人民网
宋春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思政课一直以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课堂教学等显性教育方式为主,对大学生进行直接、系统的理论教育,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新时代下,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具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正视和重视隐性教育,用好隐性教育途径,创造与显性教育相互补充、同向而行的教育方法,以“润物无声”的效果融入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各环节,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办好显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必须精心栽培和引导,才能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思政课以规范的教学课时、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明确的教学计划,来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对于帮助青年学生在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大张旗鼓地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以理直气壮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在这一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绝对不能含糊。
理直气壮地办好思政课,要坚持问题导向性。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远离现实、不问实际的思辨体系,而是用科学的、实践的观点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不但要及时发现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想上深层次的认识问题,进行科学引导、精准施策,而且要教会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望远镜”与“显微镜”来认识世界,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本领,使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硬核”的践行者和生力军。
理直气壮地办好思政课,要坚持教师主导性。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和主要实施者,肩负着播种信念、夯实信仰、塑造灵魂的时代重任。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仅要做到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学识渊博,有底气、有自信、有能力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翻译家”和“宣传员”,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而且还要努力做到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把乐观向上、积极向善、奋发向前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力量注入青年学生的心田,把思政课讲活。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守好责任田、当好引路人,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用好隐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主要是教育主体通过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等隐性教育方式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使之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持久性育人效果。
用好隐性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者“隐”的主导性。教育者要利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将隐性教育内容渗透、嵌入、融合到各类活动中。要明确党政群团、教学科研、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学生隐性教育的职责,把“思政”元素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中,使青年学生能够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学习、生活实践中,获得思想引领、价值涵养,激发青春正能量。
用好隐性教育,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显”的主动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受教育者是青年学生,要找准其认知、心理、兴趣等方面的特点,打造具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育人厚度的互动性、个性化、趣味性强的故事或主题,将其融入到青年学生热衷参与的校园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当中,吸引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反馈,营造“时时刻刻、随时随地”的隐性教育氛围,使其伴随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推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新时代下,应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发展规律,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推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向同行,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虽然分属于不同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但是实质上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都致力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是相互强化、相互渗透,同向而行的,共同推进 “三全”育人的实现。
打造“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频共振。“思政课程”在育人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要办得 “理直气壮”“有声有色”“有根有魂”。“课程思政”在育人过程中处于抓手地位,要充分挖掘和整合其他各门课程蕴含的各类育人资源,把立德树人融入到其他各门课程的文化知识教育和实践活动当中,使其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各个环节都能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从而推动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频共振、无缝对接,形成育人合力,凝聚新时代的力量。
打造“课程育人”与“文化育人”的联合体。要充分发挥显性教育“课程育人”的功能,筑牢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根基,厚植爱国情怀,也要重视发挥隐性教育“文化育人”的功能,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帮助青年学生走向文化自觉、自信、自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信待人”等精神基因,以创新、传承、发展的方式融入到校园设施、学风校风、课外活动等校园环境当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得到教化、熏陶、感染,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熔铸新时代的精神。
打造“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统一体。在“大思政课”建设目标的引领下,要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做到“知”与“行”相统一。显性教育要做专、做强、做精,让学生真学、真信、真懂,把道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隐性教育要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让学生心动、身动、行动。要推动学校、社会、家庭协同发力,办好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让青年学生在接触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中,树立为人民服务信念、锤炼实干能力,勇担时代重任。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