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曾建元专栏/怒潮人谢辉煌的辉煌一生(十一)

2010年,金门小径村军中特约茶室整修一新,开放游客回顾大时代的故事。(李金生摄)

说起谢辉煌的文学因缘,最早就是来自怒潮学校。怒潮在新埔训练期间,定期出版有《怒潮校刊》,这本校刊一部分刊登各种课程讲义,另一部分则就是副刊,开放给师生写军中文学或生活小品。那时谢辉煌年方十七,师长和同学的作品,往往深受共鸣,于是便写了一首四言诗〈康乐富强〉,拿给大学肄业的同学萧邦治看,萧邦治帮忙修改了一句,便鼓励谢辉煌拿去投稿而获得刊登,这一来竟激起了谢辉煌对文学写作和阅读的高度兴趣和热情。怒潮同学中有人从大陆带书出来,谢辉煌和其他同学抢着借来在煤油灯下读,巴金、沈从文、冰心、谢冰莹、朱自清和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等作家的名字和作品,大大打开了谢辉煌的眼界,同学还跟谢辉煌讲沈从文、谢冰莹都是当兵出身而成为大作家,他们当兵时可以写,谢辉煌和怒潮同学们也可以写,也可以做写作的梦。

下部队后,谢辉煌不时在《正气中华报》读到怒潮同学们的作品,心生羡慕,也就试着投稿,一开始都不获刊登,但谢辉煌也不气馁,还是持续写作和投稿,终于获得《正气副刊》主编孙玮的青睐,怒潮毕业后发表的第一篇散文作品〈我要战斗〉于民国四十年刊登于《正气中华报》,当时也试着写诗,题材主要是关于反共抗俄和思乡回家,他的稿费从〈我要战斗〉的一块钱开始,三块、五块、十五块、四十块不断增加,对于买点牙刷、牙粉、肥皂、墨水等生活开销不无小补。而从《正气中华报》、《青年战士报》等军报起,他的文学版图也就不断地向外拓展,他此后也不时有作品在《台湾公论报》、《中华日报》、《中央日报》等报刊推出。原本谢辉煌都是用本名,后来在《金门日报》有了专栏,每次都同一个名字,报社说这样同一个人刊登太多次,谢辉煌才又取了笔名,有光军、东山客、老芋头、谢箴等,跟真名轮流使用于投稿。

民国五十九年,谢辉煌所属陆军特种作战部队戍防金门,他出任大队长兼指挥组通信官,也在那里办了一个三个月的通信训练班,蒋中正总统曾亲自前往访视。谢辉煌在通信训练班里学到更多的本领技能,包括装收音机、修理发报机等。谢辉煌在民国六十年跟着陆军特种作战部队离开金门,回到龙潭,当时恰好金门又缺人,有朋友问他愿否再去金门。谢辉煌自愿调过去,这样回来台湾官阶可以升一阶,就这样,返台不到六十天,他又重回战地,这一趟在金门他到金门防卫司令部第一处担任中校参谋,负责防区军民入出境管理及官兵差假等人事业务,就这样与金防部政治作战部第五组办理防区福利业务和兼任金防部直营福利站经理的陈长庆结识。

陈长庆的工作,就是负责管理俗称八三幺的军中特约茶室,八三幺俗称源自「屄」一字在军中电报《军用明码本》中的明码是「八三一一」,念做「八三幺幺」。军中特约茶室最早称为军中乐园,三十八年六月刘玉章第五十二军在澎湖爆发官兵侵扰民女事件,该军政治部主任杨锐乃自唐朝营妓发想,建议设立军中乐园以纾解官兵生理需求,该议经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蒋经国批准而于四十年在金城设立第一座军中乐园。谢辉煌因为负责入出境管理,军中特约茶室侍应生进出金门的手续,都要经过谢辉煌,所以和陈长庆经常往来,逐渐知道陈长庆喜欢舞文弄墨,两人气味相投,成了莫逆之交。

谢辉煌的工作,掌握着金门全境军民进出大权,因而业务面广,谢辉煌为人热心、海派,常有人要他帮忙解决问题,如谋个机、船位、要两张快车票、多买几张储蓄券、车子要加点汽油、要几套旧衣做工作服、想割个包皮等等,这些业外服务,他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陈长庆就把谢辉煌到处受到礼遇、「吃得开」的故事,写进自传体小说《失去的春天》之中,陈长庆写到女友台湾警备总司令部白雪艺术工作队员颜琪因重病,需要在最快时间内移送台湾三军总医院就医,让他想起可以请承办金门境管业务的谢辉煌帮忙。陈长庆为我们留下了当年谢辉煌中校的形象:「他英俊潇洒,三十初头肩上已是两朵花,并没有因官场得意而自傲;相反的,他待人诚恳,谈吐文雅……」,陈长庆说谢辉煌是诗人,在《葡萄园》、《创世纪》等诗刊以及各大报都有大量的诗和诗评发表。(待续)(作者曾建元为国立中央大学客家语文暨社会科学学系兼任副教授、吴靖媛为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法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