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唐景崧开溜 日军攻城──台北城的故事(三)
台湾民主运动馆展出的台湾民主国蓝地黄虎旗。(王秋霖摄)
中原封建帝国最后一座城池终在「海隅一方」建造了起来。「台北城基本上系以大屯山为背,淡水河为水的风水观设计的; 因为城廓东北有高山主凶,整座城廓乃向东旋13度,用以避凶。东、西两墙延伸线相交于七星山,而城府的中轴,仍不偏不倚对准玉皇大帝、北极星君(北极星)。」这是德国人辛慈(Alfred Schinz)对台北府城以中国堪舆学研究的看法。
「岩疆锁钥」的北门,遥望着「北方的政权」所在──北京表示「承恩」;不可否认,这是颓废中的大清帝国,以神权、威权,想来教化的「都市计划」!
早先的台湾城廓,建筑材料多系刺竹、土埆、硓石,台北府城兴筑较迟,因此规画上是坚固的石城,建筑材料的来源,林衡道说:石材来自唭哩岸(今北投)之安山岩,砖瓦因本地品质不佳,则向对岸厦门采购:当时没有水泥,粘石用的「红毛土」系以糯米蒸后,和红糖及石灰合舂而成。另一种说法是:石材采掘大直北势湖山石块,砖瓦系剑潭大直庄北势湖与枋寮庄等砖窰所烧;石灰则为大稻埕河沟头石灰窰所供应。
台北府城是在1882年(光绪8年)11月间竣工;城廓周围共长1506丈;城壁高1丈5尺,雉堞3尺,计高1丈8尺,厚1丈2尺;墙顶辟建为步道,可供2人并骑而行,四周规制:东畔(相当今之中山南路)约412丈;西畔(相当今之中华路)约412丈;南畔(相当今之爱国西路)约有342丈;北畔(约今之忠孝西路)340丈。
城外环以护城壕堑,并辟有5座门楼,另置窝铺4座,添设炮台,各门名称为:东门名曰「景福」;西门名曰「宝成」;南门名曰「丽正」;小南门名曰「重熙」;北门名曰「承恩」;5座城楼门外,东、北两门,另建外廓,俗称「瓮门」。北门外之廓门,有石刻楼额,曰:「岩疆锁钥」,西侧,更建有一座接官亭。当年,远道来访的官吏,从河沟头上岸后,转上今天延平北路的石板道,下轿后在接官亭,接受台北地方官员的迎迓,然后,才过瓮门入城,再移驾府署或官厅。
台北府城的建筑,因经费筹措问题,一波三折,终在中法战争的威胁下,使筑城工作,得以加速进行,终能克尽全功。但是,法军攻台,仅在鸡笼、沪尾掀起战事,没有深入腹地,台北城的御敌功能,未受到考验。
不过,1895年,日军凭着《马关条约》,派出大军接收台湾时,台北城也没有能发挥其「铜墙铁壁」的效用,「台湾民主国」的大总统唐景崧竟然弃职开溜,日军从澳底登陆后,不仅有人一路引导到台北城外,也有人在城墙上,放下竹梯,供日军攀登而上,因此没有攻城,日本近卫师团,不费一兵一卒,就蜂拥进入台北城。
【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台北老街【30周年畅销纪念新版】》,作者:庄永明,时报出版。
史话专栏欢迎自身史实经验、读者回响、书摘合作、历史书评、论文或相关文章、照片分享,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