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无密可察的达姆弹──打破china的故宫之3(郭冠英)

(图:郭冠英提供)

(图:中央社;郭冠英提供)

张大春致吴密察揭帖:

「欲深论故宫破毁文物,实不可能。盖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国之不国,乃并耻俱不可得矣。

吾友松平德仁曰:『此事若出于日本,或恐有人将自戕焉。』

噫!其言也善。人莫有不爱其生者,以生固有所值。一人之生,与夫三、五百载之瓷碗相较,孰为贵重?自吾而言,固以人为贵。然人生之所贵,贵在有耻;无耻则与土石无别,而必贱于瓷碗矣。」

批评吴密察对国宝、国史毁坏扭曲的历史学者,都说更严重的是,他还封存文物与文件,不准看。

历史学者王立本说:

「台大历史系的学长形容蜜茶先生:人到哪里,就破坏到哪里。

过去他在国史馆的时候,做法与现在于故宫完全一样。就是带着一群他自己的机要、特助,完全取代原先的专业人员,一群人就锁在小阁楼里面,天天搞各种小活动,把整个单位的效率与伦理全部整掉。

比糟蹋专业更致命的是他所到之处,不是档案从此关闭不开放,就是下落不明,再要不然就是遭到一些删改。今天,则是文物受到严重损毁,或者疑似被调包,这才是他杀伤力最大的地方。

到底是在保护这些历史资产,还是负责摧毁消灭?相信大家一看就知道。所到之处,不堪闻问,全都弄成一场浩劫。」

这就好像这个月大肆宣传的反中电影《流麻沟十五号》一样。在今年马场町纪念会上,经过那段岁月,97岁的彭金木喊出:「我们应该把哀痛化为爱国热血的力量,为祖国和平统一发声,坚决反对『台独』。」

这种话,媒体绝不报,介绍电影也绝对把这段消音,真相全冲下流麻沟。

吴密察在史学研究中,绝对看过这种话、这种精神,但他的任务,就是凭他学术权威,来指出哪段话不合时宜,不「爱台湾」,要删去、抹掉、封存。封多少年?由国家安全部会勘决定。

赵庆云在「苦劳网」写的「《流麻沟十五号》一文说:

「此片之所以如此平庸无聊,关键的原因也就在它把精彩的历史都剪光光了。

它拍出了被放逐到绿岛上的男男女女,他们的不知所措、无奈、悲情和愤怒,却没有拍出这些「思想犯」的思想,没有拍出他们的思想如何凝结成立场,而这样的立场又如何升华为信仰。

解严 35 年后,我们在《流麻沟十五号》中,再次看到了国民党戒严令的后果,以及民进党「抗中保台」的接棒,也就是将共产党与共产主义视为禁忌,将曾投身此集体改造事业的人们净化为一个个无辜、懵懂无知的个体,进而将这段历史用于打造「台湾主体性」的政治工程。

当死者傅如芝变成片中的严水霞,台湾的白色恐怖叙事也将最难消化的 1950 年代政治犯成功整合进去,和《返校》等作品一同建构了一个平行时空的「白色恐怖」元宇宙。」

这就如吴密察2017年在国史馆发掘出的那颗达姆弹,本来是美国台独教父葛超智(George H. Kerr)察觉到的,吴密察说是平乱的21师打的,打了几十万发,只找到一颗,打在本大书里。

就像《微光》、《斯卡罗》、《返校》、《流麻沟》,这种「纸风车」式的文青感人影视作品不断推出,历史小菜也不断上。每到228都会密查一些档案,找到新的证据,证明中国人是如何的残杀台湾人,不但用铁丝穿掌,还裂体吊树….。不过都是用枪打,倒没说有刀砍的。

其实这种真相,在1992年郝柏村当政时,就叫内政部长吴伯雄大致查清楚了,政府的调查报告也出了,后来还有18本的档案汇编,详细到陈仪处决后的遗物的处理,钢笔衣物记录都有。但国史馆从张炎宪就是不信档案,真相还是每年在找。这种不死心,吴密察萧归曹随。

2002年张炎宪在《228档案汇编》的序言说:「现在所谓「暴动」、「叛乱分子」、「暴徒」则成为时代的反讽,另一价值观的诠释原点。

二二八受难者及其家属和社会大众所渴望的追查元凶,发掘历史真相,也许在这些挡案中无法得到满意答案,但..事件的元凶与历史真相早已呼之欲出。只是找不到白纸黑字的原始证据而已。

二二八事件的调查研究......,从八堵、基隆、云林、嘉义、台北、新竹到中彰投,我与同伴们深入基层民间社会逐一访查,......多一份了解,才有可能多一份了解台湾人民内心深沉的感受,以及五十多年来潜藏在台湾社会底层的问题。」

吴密察继承张炎宪的遗志,一直在做这认知战,今年发起冲锋点又回到八堵,炸弹就由总统蔡英文引爆,说在基隆当时杀死了2000人。但还没查到达姆弹。

九合一选举过后,这个数字可能会酌减一点。

【未完待续,郭冠英专栏每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