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种「垦丁高口蜗」! 垦管处:若栖地破坏恐灭绝

▲垦丁发现新种蜗牛高口蜗」。(图/垦管处)

地方中心屏东报导

凭着对蜗牛的热爱,国立高雄大学生命科学系助理教授重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野外采集蜗牛,目前已陆续发表20多种新物种,如今他与研究团队在垦丁社顶公园进行陆生贝类生态调,发现新品种,经过比对已确认是蜗牛新种,也是高口蜗属第1次在台湾发现的纪录取名「垦丁高口蜗」(Hypselostoma kentingensis),还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垦丁国家公园纪录到30种以上陆生贝类,现在又有新种,让人称奇。黄重期表示,对这块土地的多样性了解仍然有限,因为即使在垦丁这样低海拔的地方,都还有新物种。

垦管处指出,垦丁高口蜗约0.2公分,因此体型小不容易被发现,加上壳上裹有岩壁泥沙软体部分深色,更难被发现,因为它壳口向上扬起,所以叫高口蜗。高口蜗住在石灰岩山壁上,耐干旱高温,跟一般地上树上爬的蜗牛不同。白天垦丁高口蜗会在裸露的岩壁上睡觉,晚上或雨天才出来活动

垦管处说,虽然台湾的陆生贝类没有列入保育类,但陆贝迁移能力差种类分布范围小,如果栖地被破坏,可能会永远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