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独尊台语 赖政府不装了(刘新圆)

新闻报导,监察委员要针对各大众运输的「台语腔」进行纠错调查。(报系资料照片)

继教育部把「闽南语」语言能力认证考试「正名」为「台湾台语」之后,最近新闻又报导,有监察委员要调查各大车站内台语广播「腔调不一致」与「发音错误」等问题,目的是为了保存台语文化。看到新闻的当下,还怀疑是不是报导错误。语言政策的主管与执行机关是文化部与教育部,属于行政权,什么时候轮到监委来指手画脚了?

监察院相当于古代的御史台,专门负责弹劾、纠举渎职官员,从来没发生过直接干涉行政事务的情况,如此破天荒的越权,还真是创造了惊人的「历史」。

假如今天有哪位法官跳出来说,国防部应该买哪种武器,大家一定会觉得他吃错药了,怎么司法机关可以干涉行政?是谁让监委有那么大的胆量,敢捞过界,决定台语应该怎么发音?又凭什么要大家听他们的?

即使监察院有权干涉语言政策,他们所干涉的内容也匪夷所思。台湾通行的闽南语主要分为泉州腔与漳州腔,很多字都有两种读音,人人习以为常,大体上并无沟通障碍。从来没有听说要统一用特定标准发音,何况民进党一贯政策就是「多元」,《文化基本法》也强调文化多样性。若选择其中一种发音当作标准,形同否定与消灭另一种发音,连带该发音所承载的文化将受到矮化与歧视。那么,多元变成一元,文化多样性就会变成空谈。

然而,在某种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语言确实有标准化的需求,那就是被制定为官方语言或全国通用语。现在大家习惯共同使用的国语,本系沿用明清以来的官话,教育部也设有国语推行委员会,然而其组织条例已于2014年废止。

扁政府时期曾主张将英语列为第二官方语,却没明确指出第一官方语是什么。虽然没有明文指定官方语或全国通用语,但《国家语言发展法》却规定各县市得自订通用语,隐含将闽南语以地方通用语包围中央而摇身一变为全国通用语的企图。

《国家语言发展法》实施后,文化部也积极推动「台语主流化」,想独尊「台语」之心已昭然若揭。日前,教育部「正名」了「台湾台语」,更是明晃晃的大闽南沙文主义。在他们眼里,台湾的客语和原住民语就没资格称为「台语」,活该被霸凌。

很多人开始不安,怀疑赖政府是不是玩真的,未来要强制把闽南语做为官方语?还有人担心,以赖政府对日本卑躬屈膝之姿,该不会更想把日语当国语吧?可是,既然没有明文规定全国通用语,不论台语主流化或那些奇怪的正名、正音,都违反《语发法》的语言平等以及《文化基本法》的文化多样性原则。

赖政府种种偷渡的行为不但违法,利用监察院干涉行政更是乱纪。最可悲的是,原来民进党所谓的多元、平等,其实都是为了打压国语所编织的骗术;一切漂亮的口号,不过是为了帮闽南语推上独尊地位而舖路。如今,赖政府恐怕是不想再装多元与平等了,否则,怎么连监察委员都这么迫不及待地要越俎代庖呢?(作者为乐龄学习中心兼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