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转型正义污染老电影(刘新圆)
1994年上映的《饮食男女》,描述90年代台北都会的两代关系,刻划出家庭亲情及世代隔阂,由李安执导,郎雄(左)、吴倩莲(右)主演。(本报资料照片)
今年元旦,国发会发了一篇新闻稿,题为「促转基金捐赠中影公司影片资产,影视听中心接续典存发挥价值」。由于2022年5月促转会依法解散后,国发会承接其基金业务,包括中影公司的影片资产,其中202部电影,将无偿赠与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如爱国军教片《英烈千秋》、《八百壮士》,侯孝贤早年作品《儿子的大玩偶》、《童年往事》,李安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囍宴》、《饮食男女》,以及蔡明亮《爱情万岁》等得过国际大奖的影片。
中影成立已超过半个多世纪,在台湾电影史上有深远的影响与不可磨灭的贡献。因为2018年被认定为不当党产而诉讼多年,最后于2021年和解,条件之一,就是2006年以前的著作、影片权让与国有。无论这过程是否有争议,最后数百部影片的所有权归国家影视听中心,也就等于是属于全民所有了。这就好比艺术家毕生的创作捐给国家美术馆一样,可以让一般民众有更多机会亲近艺术。从结果论以及文化近用的观点来看,并不算坏事。
然而,国发会赠与这200多部影片并非无条件奉送,而是透过契约捐赠方式,约定「相关使用时应落实传达转型正义理念」,以「作为转型正义相关文化事务之用」。这就令人相当困惑了。
首先,国家影视听中心的业务与转型正义无关。根据《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设置条例》,其设立的宗旨是「为典藏国家电影与视听资产、推广及促进电影、视听文化发展」。典藏、推广,基本上就是博物馆的功能,要求一个国家级的电影博物馆宣导转型正义,恐非民主国家的常态。
其次,中影这些巨片的内容也与转型正义无关。李安的《饮食男女》无涉政治,蔡明亮《爱情万岁》的特殊拍摄手法更不易为一般大众理解,至于《八百壮士》,简直就是「政治不正确」,要怎么传达转型正义理念?
最后,也是最糟糕的,它形同以政治干预文化,触犯了艺文界的大忌。民主国家最痛恨当权者透过政治手段控制创作内容,打压反对声浪。典型的例子是1999年纽约市长朱利安尼以切断补助为要胁,下令市立布鲁克林美术馆停止展出「知觉展览」的系列画作,盖因其中一件作品引起宗教团体不满。朱利安尼此举招致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等组织的谴责,认为他在搞审查制度,美术馆更提出控告,最后胜诉。
台湾自从2018年的「东厂事件」发生后,促转会名声大坏,所谓「转型正义」变成了排除异己的「不义」手段。如今促转会解散了,可是《促转条例》仍在,那些「不义」的「毒素」还随着基金的移转到处流窜,连老电影也受到「污染」,真是情何以堪。
无论如何,这些无辜的老电影被贴上「转型正义」的标签,说不定是件好事,因为它可以提醒后人,台湾曾经发生过这么一段荒谬的历史。
(作者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