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赖当选改变不了大陆对台政策(李义虎)

「赖萧配」仅以4成得票率当选,这意味着赖清德将是一个弱势的执政者。

台湾选举结果出炉后,大陆官方反复就此发声,体现了大陆对台湾选举结果的关注,但这种关注只是对一种事态和一个事态的关注,而非对事物发展终局的关注,因为两岸关系发展终局的主导权和决定权在大陆手中。最终投票结果显示,「赖萧配」仅以4成得票率当选,可以说是「低空掠过」,单单只依靠基本盘胜选,这意味着赖清德将是一个弱势的执政者。

这些结果与选前大多数专家的预期没有太大出入,因此,人们对选举结果并不特别感到意外。需要指出,台湾选举制度是一轮简单多数(或叫相对多数)和单一选区两票制,这种选制造就的是当选门槛很低、但上台后却可「权力通吃」的尴尬局面,也是时常发生台湾政争的重要原因。这次,在投给「赖萧配」的4成之外仍然有6成的民意存在,反映出多数人并不支持民进党继续执政,是希望实现政党轮替的。选战中的结构性原因,主要是「蓝白合」破局、弃保没有发生等,导致最终未能实现大钟摆效应下的政党轮替。

在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2017年的一份报告就曾预测民进党可能长期执政。所谓「长期执政」是指超过8年的时间和超过两任的执政期。剩下的问题只不过是长期执政加全面执政还是长期执政加片面执政的问题。也就是说,台湾覆杂的政治生态演变会使大钟摆效应被突破。这份报告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是从政治版图移动、社会结构变化、内外环境演变以及地域、族群、阶层、新媒体等多方面变量考虑提出的,虽然也参考台湾的一些主要民调,但是从更深层次,也就是结构性层面研究问题,并不依赖民调。

实际上,多年前,大陆就表示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并不受台湾选举及其结果的掣肘,这是因为:第一,大陆方面的政策是一以贯之的,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坚持推进国家统一的决心是矢志不渝的,不会受到暂时性事态的影响,也不受局势波动的影响;第二,台湾的这场选举毕竟是中国内部一个地方的选举,不管其选举过程如何诡谲和热闹,充其量只是「一隅之事」;第三,台湾政治以选举为主轴进行运作,是它自身的一个「老常态」,大陆方面早已超越这个「老常态」,站在更高的站位上看待问题。当然,大陆对台政策虽不受台湾地方选举结果的牵制,但此时表达立场是必要的,因为在这样的时刻有些事情是要说清楚的。

外长王毅在最近访问非洲的过程中就台湾局势阐明立场。他强调了中国对台的基本政策和立场,要表达的一个重要意思就是「台独」成不了事。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不管台湾「台独」势力怎么折腾,玩出什么花样,都是画饼充饥,徒劳无功。因为「台独」没有民意基础,没有国际支持,更会遇到中国大陆的强有力反制。也就是说,在「台独」分裂势力面前横亘着一道无法逾越的界限。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在台湾所进行的选举、所发生的结果是中国内部一个地区的地方事务,无论有什么样的结果,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改变不了两岸终将走向统一的历史大势,阻挡不了两岸交流与融合的进程,改变不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共识和稳固格局,更改变不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底层逻辑。

两岸关系发展的底层逻辑就是在「台独」逼迫的情形下存在战与和的选择问题,战与和议题近年来愈发突出,超过了其他议题,甚至超过了台湾的统与独议题。一段时间以来,台湾有一股分裂势力,不断推动各种花样的「台独」,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台海地区的主要威胁。多个台湾民调结果传递出明确而强烈的信息,大多数人希望降低两岸紧张,不希望两岸间发生战争,包括青年人在内,都是希望两岸和平。这次选举结果也显示台湾的主流民意对民进党的政策,包括两岸政策是不满的。两岸关系的底层逻辑反映出,「台独」势力是台海地区的麻烦制造者,「台独」是引爆战争的即时引信,分裂与两岸和平难以相容。

从根本上讲,台湾这场选举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战与和议题消失了,也不意味它被削弱了。这个议题仍然存在,其重要性甚至没有任何改变,因为现实问题依然摆在面前。两岸关系的宏观大势是「必然统一」;底层逻辑是在「台独」与台海和平严重对立的情况下,战与和议题处于被激活状态。

(作者系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