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护国神山变矮了!(尹启铭)

依据JASM社长堀田祐一的说法,至去年11月,台积电熊本厂就带进超过120家协力厂商,在在显示日本企图夺回半导体「霸主」的气势。(示意图/达志影像/shutterstock)

2021年11月台积电董事会通过赴日本投资晶圆制造,选定九州熊本与索尼、电装等合资成立日本先进半导体制造公司(JASM)。该厂于2022年4月动工,6月日本政府就通过补助4780亿日圆。由于日本政府积极支持,该厂施工顺利,台积电预计于本月24日举行开幕典礼,为日本振兴半导体产业立下新的里程碑。

反观台积电于2020年5月宣布的美国亚利桑那州5奈米晶圆厂投资案,2021年动土,迄今却由于当地技术工人短缺、地区工会强势、建厂审查程序繁琐等诸多因素,建厂进度延宕,相较熊本厂已是先发后至。

对台积电而言,建厂进度落后将造成:遗误市场商机、学习曲线落后导致相对成本较高、资金积压成本增加、建厂材料成本上涨等众多不利因素。

至于美国政府所允诺的建厂补助,仍是只闻楼梯响。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本月5日表示,目前正与在美国投资的晶片业者协商,将在两个月内发放补助,更显示美国政府行政效率的不彰。《华尔街日报》本月2日报导,英特尔在俄亥俄州的建厂将由2025年推迟到2026年生产,理由是政府补贴迟不到位和市场不佳。凡此种种,说明了美国制造业之所以失去国际竞争力、产业流失的原因。

由于在日本建厂顺利,同时回应需求成长,台积电本月6日宣布:将结合索尼、电装与丰田汽车进一步投资JASM,兴建第二座晶圆厂,为汽车、工业、消费性和高效能运算等应用提供所需晶片。

不只台积电,力积电也于去年10月底宣布将与SBI控股公司合资在日本宫城县设立12吋晶圆厂,计划2026年开始生产。另外,联电公司于2014年从富士通分阶段取得位于三重县的12吋晶圆厂,2019年成为联电集团旗下子公司,合计目前台湾4大晶圆代工已有3家落脚日本。

强力吸引台湾晶圆代工投资外,本月6日日本政府表示支持日本铠侠和美国威腾(WD)两家企业在日本生产218层先进NAND快闪记忆体,政府预计补助1/3。另外,南韩三星将在横滨设立先进封装研发中心,5年投资400亿日圆,日本政府将补助一半。

除了运用补助鼓励既有半导体企业更新设备、吸引重大投资,日本政府同时协助本土8家企业合组Rapidus,目标为生产2奈米制程晶片;另外,政府配合Rapidus成立尖端半导体技术中心(LSTC),致力开发2奈米以下制程技术。

日本半导体产业于1980年代称霸全球,目前掌控半导体设备、材料等关键环节,并有庞大下游市场,在政府重振半导体制造的政策下,生态体系逐渐恢复;依据JASM社长堀田祐一的说法,至去年11月,台积电熊本厂就带进超过120家协力厂商,在在显示日本企图夺回半导体「霸主」的气势。

除了日本,大陆、美国、欧盟、印度、东南亚等地也都提供重大补助扶植半导体制造的发展。在地缘政治的压力及台湾水、电、土地、人才等生产资源告急、发展受限的情况下,台湾半导体产业走向全球布局已是必然趋势。台积电走向美国、日本、德国之外,联电4座12吋晶圆厂就有3座在海外。

由于全球各地掀起半导体制造的风潮,加上台湾业者走向全球布局,依据调研机构TrendForce的预测,2023至2027年期间,台湾占全球半导体代工产能将从46%缩小至41%,先进制程产能则将从68%减少到60%。长此以往,台湾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地位和重要性将持续降低。

过去8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蔡政府不动如山,未能提出产业发展的策略指引。前述种种趋势之下,半导体产业作为护国神山的地位势将动摇,新政府必须从推进尖端技术、掌握供应链关键环节、与全球下游应用市场建立紧密关系、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产资源、强化台湾在全球半导体产业话语权等层面研拟完整的策略方案,确保台湾在全球不可或缺的地位。

(作者为前经建会主委、前经济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