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蒋万安民族论述 扛起和解大旗(何迁)

(图/台北市政府提供)

台北市长蒋万安在上海耕耘其两岸论述的起手式既出,引来一片关注。

从抵沪首日起,蒋万安一席台北与上海两城「都经历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并皆有为民族荣光奋斗的体现」的定调,就为自己所持奉的民族立场落下了注脚。

这不但铺垫了蒋万安和大陆往后长期互动的政治基础,也会是今后一段时期,大陆对蒋万安认识、定性和拿捏应如何给予其在两岸场域中挥洒空间的尺标。

对今日的台湾政治人物而言,诸如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等语,大多仅存于政党函电往返或唯两岸事务的应酬场合中,在台湾实际政治生活里的立场意义渐褪。

而蒋万安将台北城内日据时期的文化自主意识抵抗,和抗战时期上海淞沪会战等史迹并列,再将其统筹于「为同一个民族的荣光」而奋斗的框架下进行再诠释,诚属过往台湾主流政治人物的罕有之举;也是国民党自2016年失去政权、在国族意识论述上渐呈退缩保守之势下,一次不可不谓夺目的大胆尝试。

而与「为民族荣光奋斗」呈一体两面的「抵抗帝国主义侵略」之界定,也使过往在历史问题上一向保留而谨慎的蒋万安,在借着上海的讲台,跨出了一大步。

即便上海和台北的过往身世和两地今日的基本主张仍有大异,但蒋万安的发言体现出,至少在面对二战结束、内战军兴以前的历史时,台北与上海这两个社会,仍能在侵略与反侵略、殖民与非殖民的大是大非立场上,找到一个共同的对话轴线。

坦白说,这在今日史观因政治动机而多元,是非又常因国际关系跌宕而浑沌的台湾,蒋万安这么做,并不是没有政治成本的。但他仍选择如此言说,显已呈现在下一阶段,扛起台湾社会中泛蓝板块史观和路线大旗的热身之姿。

双城论坛自2001年马英九任内的副市长白秀雄率团赴沪破冰以来,已垂20多年。而整个论坛的常态化和机制性,则到郝龙斌任台北市长时期才臻于成熟,并成为两岸公权力部门长期互动、共享治理经验,以及在官对官同台框架下,实践「互不否认治权」的生动体现。

在民进党主政7年多、两会沟通管道和中央层级的公权力部门互动全断的情况下,由台北和上海勉为继续支撑、虽历疫情仍不辍的双城论坛,更发挥着一道「风雨走廊」的作用,使两岸公部门的交往,仍能在一定层级和主题内开展。

这一性质,正如蒋万安在上海所诠释的:为双城论坛赋予最主要正当性乃至必要性的,固然是城市治理等相关议题。然而,这个论坛又不仅具有「市政性」,还不能忽略其在政治面和能对两岸关系全局施加影响的特定脉络。

在届临总统大选仅剩4个多月的当下,蒋万安显然已是选前台湾能够赴陆的最主要政治人物。面对战云阴影未散的当下,他并未在公开发言中直接触及敏感的军事修辞,但仍以「大时代对个人命运的冲击」等语,委婉传递了一旦冲突陡起、又见兵戎后,又将有多少黎庶要再次承担生命旅途大受震荡甚至全然改写的覆巢之痛。

对于两岸「大江大海」族群的抚今追昔之语虽不罕见,但由蒋万安这一直接造成国共内战的决策当事人之一的后人口中说出,又多了几分同历史和解,以及与过往种种受苦难者低回、共情的意味。

蒋万安此行构建其两岸论述初章的又一别具匠心之处在于,除了通过俞大维、张爱玲等民国名家的播迁旅途,勾稽两座城市的缘分;他还缅怀了台湾文化协会等峥嵘之士,在日据时期就于上海学习的过往。

不过,在日据期间曾赴沪的台籍人士,不少有左倾色彩,甚至于光复后又在白色恐怖中遭国民党政权迫害。

例如,曾在上海法租界组织台湾共产党的谢雪红与其同志,或是在文化协会中出力积极,又在台湾农民抗争运动中首开蒿始,创立「二林蔗农组合」继而启发台湾农民组合遍地开花的彰化名医李应章(后改名李伟光,光复后成为大陆上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创立者之一),都是显例。

然而,过去由于这些赴沪台籍菁英许多人最终都走向了与国民党对抗的命途,他们的故事往往被刻意隐而不表,或直接被国民党为中心的史观所遗忘。

当然,直接去处理延续至今日的国民党,当年和左翼台籍菁英的恩怨,暂时超出了蒋万安的历史准备与台湾现实政治之所需。

不过,蒋万安对这一批在光复之前就离开台湾岛内、以上海为最重要窗口进入大陆各地,投身中国现代史洪流的台籍赴沪菁英群体的遥遥致意,一来是幽微地展现了当代国民党人和蒋氏后人,对于这段历史的承认,并不再因他们在当年时空中的反蒋反国民党立场,而持续予以忽视或忘却。

此外,则是给两岸社会和国际的观察者另一个层面的提醒:即所谓的两岸连结,并不仅仅肇始于1949年来台的国民党政权和同行的百万外省籍军民的播迁,而是从1949乃至于台湾光复之前,两岸各领域人士的接触交往和盘桓早就络绎于途。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论在日据殖民高压下或1945-1949年间,上海都还曾是台湾政治异议者的避风港。

换句话说,两岸关系绝不仅是「仅和外省族群有关的话题」,台湾本土社会和本土菁英的身影也穿梭其间,更曾是许多故事的主角。

未来,国民党或更广阔的「非绿」阵营中人能否有更多人,也循这一取径为各式两岸主张解套,深值期待和观察。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