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普丁不见得是希特勒(严震生)

图为2021年12月22日,俄国总统普丁(左)与国防部长萧依古(中)一起参观武器展。(摘自俄罗斯总统府官网)

近几周来乌克兰的情势相当紧张,俄罗斯领导人普丁不断放话,动作频频,美国总统拜登则是采取外交途径,希望透过对话及经济制裁的威胁,打消普丁进逼乌克兰的念头。许多国际关系学者及观察家担心,如果美国的态度不够强硬,很有可能让普丁毫无忌惮地挥军进入乌东地区。他们甚至将后者的政治及军事企图和二次大战前纳粹德国的希特勒相比。

如果我们将这前后差距80年的历史相比,确实有些令人毛骨悚然之相似处。首先,一次大战并非德国战败投降,而是与协约国签订终战协定(armistice)。尽管由于美国在前一年投入欧洲战事,让德国逐渐趋于劣势,但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的情形完全不同。然而,在威廉二世下台后,接续的政府却被迫做出战争赔偿(war reparation),造成她在两战期间(interwar years)的经济负担过重,包括军人在内的许多德国人认为当初是文人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赔偿条约,以至于德国人必须承担后续20年代的通货膨胀及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所带来的痛苦。

上世纪末期冷战结束,不仅东欧附庸国完全脱离莫斯科掌控,苏联本身的解体也导致其十多个共和国纷纷独立,帝俄及共产党时期统治下的版图一一流失,不复当年强盛时期的影响力。这些式微现象看在KGB出身的普丁眼里,一定会认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及叶尔钦(Boris Yeltsin)就如同德国的文人威玛政府(Weimar Republic),让俄罗斯从超级强权沦落为二流国家。不仅如此,其前共和国的乌克兰及乔治亚还想要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西方国家围堵俄罗斯的前哨站。

莫斯科原先与北约达成默契,确定其东扩的新成员不会直接与俄罗斯有领土的接壤,结果西邻的两个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及拉脱维亚选择加入北约,但至少与其边界较长的白俄罗斯及乌克兰并非这个组织的成员,仍可作为她与北约之间的缓冲国(buffer states)。如果美国鼓励乌克兰加入围堵俄罗斯的行列,当然会让普丁感觉到俄罗斯的战略纵深受到压迫,而必须采取行动突破美国及北约的紧箍咒,此说法与希特勒在二次战前一再强调的生存空间(lebensraum)如出一辙。

此外,苏联解体后,许多前苏联共和国仍有很多俄罗斯人居住其中.这些散居(diaspora)在前共和国的俄罗斯人,是否也如乌克兰东部的俄罗斯居民,在新的独立国家中因存在对莫斯科的认同(identity),而造成所在地的困扰?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或许这些她失散在外同胞的居住地有如克里米亚,是想要回归祖国的等待收复之地(irredenta)?当年原先在捷克境内苏台德地(Sudetenland)的德国人,想要回归德国,让希特勒在1938年并吞这块土地。在并吞苏台德地之前,德国也和另一个说德语的奥地利完成合并(Anschluss)。

最近普丁不断强调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历史不可分(中世纪的俄罗斯就是从基辅大公国开始),两国是同文(尽管双方仅有5至7成的共通性)、同种的一个民族,暗示两国终将合并,回到过去的光荣。有人将此两国之关系,比作二战前走向合并的德奥关系,但也有人认为乌东更像苏台德地。在希特勒与英国、法国及义大利签订《慕尼黑协定》、拿下这块捷克境内的土地之前两周,德国对苏台德地发动了低层次的军事冲突,但已足以让当时的欧洲强权让步。当时英国首相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还很得意地认为他达成「这一时代的和平」(Peace For Our Time),因为英国与德国避免了直接军事冲突,但代价却是由捷克来承受。

我们认为普丁有可能会是希特勒,想要拿回前苏联解体后、被视为一家人的乌克兰,但假使北约承诺不再东扩,让莫斯科享有俄罗斯需要的生存空间,或许普丁就不需挥军进入乌东。不过,如果乌克兰一意孤行,而北约也鼓励其申请成为会员,军事冲突可能在所难免。一再强调要对俄罗斯采取全面经济制裁的美国总统拜登,当然不太可能直接用兵,造成两个核武国家的正面冲突。最终有可能的结果是乌克兰被出卖,来换取普丁野心的暂时节制。(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