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通膨数据与消费者感受的距离(刘忆如)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系综合食、衣、住、行等数百项消费品价格而成,CPI的年增率即通膨率。图/本报资料照片

这一波全球通膨自2021年初至今3年,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央行起初虽在对抗通膨上慢了半拍,但过去两年的积极升息与缩表,却有效地控制了通膨。例如欧美通膨自一年半前10%上下的高峰,降至目前3%至4%之间;台湾也同样自一年半前的高峰3.59%降至半年前的1.75%,惟去年(2023)下半台湾通膨再度升温,去年10月上升至3.05%后,12月再降至2.71%;去年台湾全年通膨率则为2.5%。

相较于上一波1970~1984年间全球反复发生的两位数通膨,这次全球抗通膨成效甚佳。但在许多人的感受上,只觉得通膨数据虽大幅下滑,但物价水准却仍居高不下。通膨数据与消费者感受,实存在着不小的距离。

感受的差异首先来自于对通膨定义认知的偏差。通膨数据虽有下降,但因通膨率仍为正数,因此通膨下降只表示物价水准「上涨的幅度减缓」,而不代表「物价开始下跌」。

累计这一波通膨发生以来的3年间,几乎全世界各国的物价都涨了不少,但欧美涨幅普遍高于亚洲。譬如美国、德国和欧元区的CPI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自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的3年间都个别上升18%,表示过去3年来美国、德国及欧元区的平均物价上涨了18%,英国上涨21%;位处亚洲的日本及台湾则分别上涨7.6%及8.3%。而基本上,不论累计通膨率的高低,除非日后通膨由正转负,否则这些已经上涨了的物价并不会消失。因此即使通膨下降,一般人却只感受到目前物价水准仍然居高不下。

其次,对消费者而言,物价上涨的感受亦与汇率的变化相关。过去3年来,台币相对于美元贬值超过8%,去年10月底台币最弱贬至32.46兑1美元时,甚至贬值了13%。因此,虽然美国3年间物价上涨率18%,但从以台币兑换美金的台湾角度去看,则美国物价3年间上涨的程度甚至快要接近30%了。这是台湾许多人近年来去美国出差或旅游时,主观上会感觉美国的物价较疫情前贵了许多的原因。

但相对地,若台币对某些货币升值,则即使这个国家3年来物价其实也有上涨,但台湾旅客却不容易感觉到该国的通膨,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3年下来,日本与台湾物价的上涨大致相当(7.6%及8.3%),但因台币相对于日圆升值26%,因此许多从台湾去日本的旅客,往往觉得日本东西好便宜,更因为觉得台湾物价相对高出一截,因而进行大采购。去年1至11月间台湾至日本旅行人次达383万人次,远高于其他国家(中国159万人次,美国43万人次),此与日圆大幅贬值所造就的物价低廉优势有直接的关系。

另外,物价上涨的感觉常是依据消费者主观接触到的商品而异,但CPI通膨数据却是依各国政府选定的商品计算得之。譬如美国的CPI是由包括住屋(44.4%)、交通运输(16.7%)、食品(14.4%)、医疗保健(8.1%)等共八大类的80000种消费品项的加权平均所组成;台湾的CPI则包含食物(25.4%)、居住(24.2%)、交通及通讯(14.4%)、教养娱乐(12.9%)等7大类368个品项的加权平均。

许多含在CPI内比重高的商品,可能几年才会购买一次,因此即使价格上涨幅度缩小,或甚至价格下跌,虽会反映在CPI 通膨数据的下降,但消费者却感受不到。反倒是比重非常小,或甚至不列入CPI计算的一些购买频率极高的商品,价格的上涨虽未反映在CPI通膨上,但消费者却特别容易有感,譬如一个便当、一碗卤肉饭、一杯咖啡、或是一颗茶叶蛋。CPI的通膨数据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但消费者的感受却是主观的认定;主观客观之间,虽存在着不可消弭的距离,但如何尽量减少其间的差异,却仍是必须持续努力的课题。

(作者为香港北威国际集团董事总经理、国立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