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以强势新台币汇率减缓通膨压力(林祖嘉)

新台币千元钞。 (示意图/本报资料照)

上周主计总处公布我国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3.59%,这不但是最近几个月以来的新高,而且使得今年上半年的CPI达到3.13%的高水准,上一次我国全年CPI超过3%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的时候了。虽说目前我国的通膨情况比西方国家动辄超过7%或8%的情况好一些,但因为我国名目薪资成长很慢,只要通膨稍为上涨,可能就会造成实质薪资出现负的情况。

以今年年初公教人员加薪4%为例,这是近20年来公教人员加薪最多的一次。但去年我国的通膨为1.98%,而且今年通膨看起来一定会超过2%,也就是说,即使政府把公教人员薪资调高4%,但结果是他们的实质薪资还是负成长,这对公教人员来说,当然是不利的。

现在大家关心的问题是,今年上半年的通膨超过3.13%,下半年又会如何呢?主计总处5月下旬把今年的通膨预测调升到2.67%,但1个月后的央行预测又再调升为2.83%。那么今年的通膨是否可能超过3%?

首先,在国外因素方面,美国到5月为止已连续3个月CPI超过8%,过几天6月的数据就会出来,超过8%的机率还是很高。英国4月CPI已达到9%,而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预估第4季英国的通膨会维持在10%的高档。

造成今年以来严重国际通膨的主要因素有:第一,过去两年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了拯救疫情下的经济萧条,大幅印制钞票,全球流动性太多,自然造成对通膨的压力。最近美国联准会几次大幅拉高利率,也是希望减少流动性来抑制通膨。其次,俄乌战争造成国际能源和粮食价格大涨,最近能源价格开始下降,对通膨有一点缓解的作用。但另外一方面,国际缺粮的问题依然严重,即使俄乌战争结束,可能也无法解决今年乌克兰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第三,全球疫情逐渐趋缓,下半年各国的民间需求会逐渐出现,甚至不排除会有报复性消费的出现,这又会对通膨造成上涨压力。最后,因为美中贸易战和俄乌战争,造成现在全球经贸板块和政治板块一分为二。国际供应链也出现裂解和重组的现象,问题是一方面过程不顺利,另一方面势必会造成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

上述几个因素有短期有长期,虽然有少部分可能得以在短期内解决,但看起来大部分都无法立即处理,因此今年下半年国际通膨的问题很可能依然严重,因此美国联准会提高利率的速度与幅度也会同时增加,除了会对全球景气造成打击以外,对于通膨的可能抑制效果还有待观察,因为尚有其他几个重要因素的影响。

至于在国内方面,我国的重要原物料几乎都靠进口,因此当国际价格上升时,输入型通货膨胀就难以避免。今年以来,CPI上升3.13%,而趸售物价(WPI)却高涨14.43%,而且是由年初一直上升到6月;同时,上半年我国的进口物价更上涨15.53%。当厂商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可预期下半年的CPI不太可能趋缓下来。当然,这还要看央行如何处理货币数量的问题,也就是我国提升利率的幅度会是多少。另一方面,经济部从7月起平均调升电价8.4%,此举可能导致台湾物价上升约0.4%左右,如此一来,今年通膨超过3%的机会又增加了。

因为我国通膨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因此如果新台币汇率略为上升,应该可以抵消一部分进口价格的问题。然而,最近因为美国升息,导致全球货币对美元汇率都呈现下跌的趋势,新台币汇率也是如此,最近已跌到近30:1。新台币贬值固然对出口有利,但对于已很严重的输入型通膨是雪上加霜,因此建议央行应采取更强的汇率政策,引导较为强势的新台币汇率以减缓通膨,这是央行必须思考的方向。(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