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中华台北 值得珍惜(胡勇)

中华台北奥会组队参加东京奥运。(图/中华台北奥会)

东京奥运如火如荼,两岸健儿捷报频传,可喜可贺。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作为全球最受瞩目的体育盛会,奥运会与政治攻防总是难解难分,在两岸关系跌入谷底的当下更是如此。

自本届奥运开幕以来,围绕「中华台北」的名称,两岸展开了新一轮的缠斗。民进党和绿媒自然不放过任何一个为「台湾」正名的机会,但义正严词的背后却是满满的政治算计,并以牺牲台湾选手的利益为代价。其实,民进党弃之如敝屣的「中华台北」来之不易,值得台湾好好珍惜。

自民进党再次上台以来,虽然还是不敢明火执仗搞法理台独,但「去中国化」的小动作接连不断,美其名曰为「台湾」正名。绿营团体早就看「中华台北」不爽,于2018年发起了「东奥正名公投」,主张以「台湾」身分参加东京奥运,结果公投遭遇滑铁卢。

这回日本NHK播音员在东京奥运开幕式上直呼「台湾代表队」,绿营上下欢呼雀跃,民进党政府感激涕零,仿佛正名公投扳回一城。殊不知,「台湾」云云只是日本人的口惠,「中华台北」的名牌、会旗和会徽一样不少。「中华台北」这一奥运模式行之经年,台湾尽管对此不满意,却是在特定时空下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否则台湾选手将沦为奥运弃儿。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大陆长期用「中国台北」而非「中华台北」来称呼台湾的运动队,形成「一个Chinese Taipei,各自表述」的局面。

北京奥运开幕前夕,坚持九二共识的马政府上台,大陆遂投桃报李,开始改用「中华台北」,与台湾的官方用语保持一致,以区隔「中国香港」(Hong Kong China)。这是对台湾明显的善意与尊重。可惜,2016年蔡政府上台后抛弃了「九二共识」,大陆从2017年起重新回到「中国台北」的措辞。「中华台北」与「中国台北」一字之差,却堪称两岸关系的晴雨表。

民进党「去中国化」玩过头,只顾打自己的政治算盘,不考虑台湾参与国际社会的现实与对岸观感,结果在国际舞台上处处遭遇「被中国化」。曾几何时,实质上的「一中一台」在国际消费市场上大行其道,舆论心照不宣,大陆也似乎眼睁眼闭。但从2018年开始,全球航空业者在北京三令五申之下纷纷改以「中国台湾」、「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台北」等标注台湾或者至少将台湾「去国家化」。在外交领域,台湾在所有非邦交国的办事处一度都不得使用「中华(民国)」或者「台湾」之名,只能挂「台北」字样。近来民进党政府大内宣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是首个在大陆的邦交国使用「台湾」的代表处,但如同Chinese Taipei一样,代表处名称中的Taiwanese也很值得玩味。

相比在其他领域坚决的反「正名」行动,大陆除了在自家媒体自说自话「中国台北」,并没有倚仗实力地位要求重新审议台湾参与奥运会的名义,更没有在奥运赛场用「中国台北」强行替换「中华台北」的正式名牌。如果民进党当局和绿营不珍惜得之不易的「中华台北」,继续做正名「台湾」的美梦,届时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连「中华台北」都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