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中国人该有的样子(胡勇)

国民党主席电视辩论会9月4日登场,候选人江启臣(左起)、张亚中、朱立伦、卓伯源针对各议题交锋。(粘耿豪摄)

参选中国国民党主席的四组人马近来就两岸路线连续交锋,原本波澜不惊的最大在野党党魁之争终于渐入佳境。竞争连任的江启臣上个月底首度公开宣示「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更是让这位史上最年轻的国民党主席在对岸舆论场上赚足了眼球。不过,相对于一些中共官媒的赞赏,许多大陆网友似乎对江启臣这个「中国人」并不买账。看来,「中国人」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中国人就该有中国人的样子。

在民进党「去中国化」操作愈演愈烈,台湾人的「中国人」认同屡创新低的当下,作为台湾政坛动见观瞻的头面人物之一,江启臣不回避自己的「中国人」身分,至少释放出正本清源的积极信号。相比朱立伦止步于「中华民族」,江启臣愿意说出「中国人」三个字,在蓝营实力派中也算独树一帜。因此有大陆媒体罕见地赞许江启臣发出了「正义之声」。然而,在不少大陆网友看来,江启臣操作「中国人」话题只是选举话术而已。有些网友抨击江启臣拒绝统一,亲美远陆,甚至质疑他是「独台」。

江启臣这个「中国人」为什么得不到对岸认可为中国人该有的样子?首先,「中国人」不是空洞的名词,而是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无论是去年透过洪秀柱之口转述,还是今年在媒体上直抒胸臆,江启臣总是小心翼翼地将「中国人」首先框定为「中华民国人」,然后再轻描淡写中国人的文化和血缘。其实,中国人就是中国人嘛,哪来什么「中华民国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之分?既然江启臣自称是「中国人」,可曾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可曾表现出对大陆14亿中国人的同胞之情?

其次,中国人就应当支援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孙中山先生在世时明确主张:「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作为中山先生的信徒,江启臣一方面主张坚持以《中华民国宪法》为基础的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识」,另一方面却竭力回避统一议题,甚至声称「两岸未来发展,无论是统、独或第三条路,可以有更多想像空间。」殊不知,这番迎合所谓台湾社会多元声音的言论,既无视宪法中白纸黑字的「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的条文,也违反了「九二共识」中两岸共谋国家统一的默契。

即使退一步,回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议题,江启臣也并不热心。尽管他的两岸论述中随处可见破冰、交流、和平、互利、双赢等正面辞汇,但多么政治正确的姿态,不一定付诸实践。江启臣最关心的是如何让国民党赢回政权,如果选民对推进两岸关系有疑虑,他就不会主动出牌。所以他才会强调国共对话不应该一厢情愿,讽刺张亚中的两岸论述是开空头支票。

最后,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中国人要帮中国人。民进党政府孤注一掷,甘当美国「抗中」的马前卒,导致台海兵凶战危,同室操戈一触即发。江启臣不愿被「抹红」,又不想得罪美国,更不敢忤逆民进党塑造的所谓主流民意,只能一遍遍复读「亲美、和陆、爱台湾」。如何避免重蹈内战覆辙,如何帮中美关系解套,江启臣和国民党看似束手无策。

总之,江启臣能够正视「中国人」身分值得肯定,但目前更多是故作姿态,还没有看到中国人的真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