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命运共同体的翻译风波(胡勇)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左二)12日偕同夫人彭丽媛(左一)访问越南,越共总书记阮富仲(左三)以军礼欢迎。习近平与阮富仲会谈时强调,中方愿与越方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摘自大陆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社群媒体X)

「在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本年度出访顺利收官,中国和越南宣布两党两国关系更上一层楼。然而,连日来包括中央社在内的一些媒体却把关注点放在所谓「一个共同体,各自表述」上,即中方宣示的「命运共同体」(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到了越南那里淡化成了「共用未来共同体」(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由此再引申出对中越关系貌合神离的种种猜测。事实上,大陆官方的译本早就将「(共同)命运」由Common Destiny改成了Shared Future。对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的翻译实在是一门大学问。

的确,在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伊始,大陆对「共同命运」一词采取了直译的方式,即Common Destiny。但从2017年开始,a Shared Future成为主流译名,被写进了中共十九大报告的官方译本并沿用至今。在一些中国学者看来,英文中的destiny侧重「天定命运」的消极意义,无法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宣导的各国人民为美好未来共同努力的积极意涵。而Shared Future更为中性,更能激发英语受众对未来、希望、共同努力的正面想像,从而产生积极的认知回馈。另外,美国政要在外交场合也曾使用Shared Future来描述双边关系,因此这一表述在英文中也更加道地。

路透、《纽约时报》等英美媒体也注意到了关于「命运共同体」的不同英译。根据知名微信公众号「外宣微记」的解读,destiny在英语世界中带有宗教色彩,表现为一种比较强烈的「宿命」感。特别在国际政治语境中,作为大国提出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理念,destiny容易给英文读者一种大国主宰的压迫感。相比而言,future显得更柔和、更开放、更谦逊。用路透的原文来说,common future没有那么咄咄逼人。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口号是「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冬奥会开幕前夕,习近平在会见国际奥会主席巴赫时亲自诠释了提出这一口号的原因,「世界各国与其在190多条小船上,不如同在一条大船上,共同拥有更美好未来…。中方将为奥林匹克运动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译纷争可以说是尘埃落定了。

在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的翻译上,大陆是有不少经验教训的。2015年9月,大陆国家发展改革委曾会同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对「一带一路」英文译法进行了规范,要求用initiative(倡议)来定位「一带一路」,不使用strategy(战略)等措辞。此前有一些大陆学者和机构言必称「一带一路」战略,结果不慎落入美国的话语陷阱,给美国将「一带一路」类比「马歇尔计划」这样的地缘政治战略提供了口实。

更有名的案例是上世纪末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的对外方针,美国人普遍将其翻译为hide one's capabilities and bide one's time(隐藏实力,伺机再起),实际上变成了「卧薪尝胆」,很难不引起美国的警惕,甚至被视为中国的战略欺骗。据有媒体考证,这一译法其实最早来自中国人自己编的辞典。症结在于译者只部分了解字面意思,却不懂中国外交的韬略。为此一些学者和官员纷纷撰文,强调为了避免误解,应将「韬光养晦」包含的「埋头苦干」、「不事张扬」、「谦虚谨慎」的内核翻译出来。

当然,不能把大陆外部环境的恶化全部归咎于翻译。「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底是一起向未来,还是所谓中国治下的和平?「一带一路」到底是你情我愿、互利共赢的合作倡议,还是中国处心积虑的地缘政治战略?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