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適當量」?剛好才是最好,適量製造時代來臨

你有想过自己工作的「适当量」吗?所谓的「适当量」,是弹性修改死板的生产量,或者将只能少量生产的项目搭配成一个数量,达到供需平衡才是真的适当量。社会所需要的量,不需要大量抛弃的量,能够感受到制作者温度的量,不会勉强劳工的量,能维持文化的量⋯⋯每个观点都有自己的适当量。

针对既有的生产量,考虑自己工作的适当规模,这是第一步。有时候将少量生产的物品搭配起来,有时候改变制程来增量,有时候靠少量多元化来取胜,每个人下的苦工都不同。

《刚好,才是最好》,作者:甲斐薰,译者:林欣仪,脸谱出版 图片提供/脸谱出版

少量的不稳定生产,整合起来就能平衡

比方说日本有家很罕见的蔬果物流销售企业叫做「坡道途中」,专门销售新农户所栽种的农产品。调查结果显示,刚开始加入农业的人,有九成对有机农业有兴趣。公司负责人小野邦彦先生认为,如果这些学着有机农业长大的新农户,栽种出来的农产品可以打进市场,应该能推广更加环保的农业。

追求无农药栽培的新农户,通常产量少又不稳定,既有的物流与市场很难接受他们的产品。小野先生说这些满腔热血投入农业的人,通常会因为过不了日子而放弃。于是坡道途中独自研发一套系统,收购新农户栽种的蔬果,与许多新农户合作,主打蔬菜多元性与独特风味,并且送货到府。2019年8月,与坡道途中签约的农户约有250家,其中九成是新农户。

「就算只是萝卜,也分青首萝卜、红通通的大红萝卜、圆滚滚的圣护院萝卜,而我们的客户什么都吃得到。如果年轻人能进来接手因人口老化及流失而废耕的农地,或许就能改变日本的农业了。」

每件交易的规模都很小,都很费工,但也因此张罗到其他公司无法应付的多元品项。有机农业比传统农业亦即使用农药与化学肥料的一般农业更加纤细,收成量经常上下震荡,但是只要向多家农户收购,就能保持出货量平稳。

包括传统蔬菜在内,坡道途中每年销售400多种蔬果。公司采会员制,主要是定额订购,目前会员人数比去年多了1.4倍左右(2018年统计),每个月解约率大约为百分之五,在农产宅配业界算是很低。公司在京都还有个直营门市,但主要还是针对个人或餐饮业提供线上购买。

2019年五月,公司调度的资金超过六亿日圆,往后更计划扩大出路,开设有机蔬菜专门的餐厅,或是有机食材销售门市。目前公司会员不到两千人,但估计2024年会成长至一万人。

日本有机农业的耕地面积,每年增加四到五个百分点,但目前总面积只有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之0.5。随着民众更加注意健康与环保,日本的有机食品市场规模,预计在2022年会比2017年多出百分之十,也就是多出约两千亿日圆。为了推广更环保的农业,除了目前有在关注的人之外,还要推广到新的市场去。公司的扩张计划,应该就是为了这个目标。

2005年起,消费与生产的改变不断扩大

并不是每家大企业都在想「东西卖得愈多愈好」。佐久间裕美子女士的著作《流行的生活革命》中,就描述美国在发生次级房贷危机以及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之后,生活潮流开始从「消费就是好」的消费至上主义,转变为「重视沟通、连结、品质、创造性的生活形态」。

像是户外用品品牌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在2011年11月的黑色星期五,于《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则「Don’t Buy This Jacket」(别买这件外套)的广告。佐久间女士的著作写到,这个契机引爆了后来的克制过度消费潮流。黑色星期五是美国年底购物潮的第一天,也是每年购物量最大的一天。故意在这天宣导「没必要就别买」,意味着对过热的消费潮敲响警钟。

不只是那次黑色星期五,巴塔哥尼亚从1985年起,每年都会将百分之一以上的营收捐给环保团体。公司实施以下三项经营方针:新产品要尽量使用环境负担小的布料与化学药品,要尽量使用可回收材料,而且商品寿命要尽量拉长。公司还在全世界推广「Worn Wear」(旧衣)活动,积极提供自家产品的修补服务。

自2008年起,美国只花了短短十年,就比日本更快转向这样的生产与消费态度。

三浦展先生所写的《第四消费》,描述了日本从2005年起展开的「从个人取向转为社会取向」「从利己主义转为利他主义」「从私有主义转为分享取向」的变化。其中我最有同感的观点,就是「环保与简化,比较容易与日本人的心态结合」。

日本人在1950到60年代之间经历量产与消费的时代,当时效法美国的生活形态,如今则追求更朴素、更有机的消费模式。循环型农业、传统产业、工匠,愈来愈多玩家涉足这些领域,我想也是因为日本人正开始重新检讨自己的生活。年轻人们已经慢慢发现,过去的文化与技术,隐含许多往后生活所需的提示。

(本文节录自《刚好,才是最好》,作者:甲斐薰,译者:林欣仪,脸谱出版)

◎责任编辑:胡士恩